回應與討論
在課程投件的資料上來看,對比原來技藝性課程的課程綱要,這是所有社大都會面臨到開設技藝性課程的課題。深入的討論如何放入對外招生的課程綱要中。
課程中使用的素材本身也會具有公共性意涵,例如是否使用化學素材。
課程名稱:【秋日漫遊台北城:城市的101種閱讀術】
授課教師:陳書吟
行政人員:詹曜齊
學校: 板橋社大
課程概要說明
這門課程是對於一般的古蹟、景點導覽課程透過生命經驗、生活角色作為每次導覽點的觀察視角設定,也漸至帶學員可以觀察自己周邊的生活空間,進而能夠在日常 生活中觀察與發掘公共議題。這門課程想要和林家花園傳統的文史導覽方式進行對話。板橋社大所在的浮洲地區,未來即將成為大型開發區,也是外籍配偶聚集最多 的地區,浮洲同時又匯聚了本省籍、外省籍、原住民、南部移民等等。觀察浮洲地區或浮洲附近地區(台北)的觀察,台北市的政治經濟發展如何影響浮洲地區,這 類的討論在社大課程中很容易流於學術性課程或是社團的討論,因此在這門課程中想要嘗試透過一種「無景點」式的旅遊導覽,在比較輕鬆的氣氛下去建立學員的問 題意識,也可以進行一種文化觀察。這門課程主要是在建立一種「觀點」。
回應與討論
林口社大也有一門課程是「北台灣人文旅遊」,像這種具有社大想要特別注入觀點的課程在林口社大推展是透過保證金課程來進行,觀察與回饋在課程中是如何設 計,學員的改變如何看出。從一學期的課程比較難做學員的回饋與呈現,在下學期或許可以進入技術的層面。紀錄片、部落格都是一種課程回饋呈現方式。
社區大學在推動課程公共化或進行嘗試時,經常都透過課程優惠配套機制來進行,這都不是社大課程的常態。
課程名稱:【彩繪創意色鉛筆】
授課教師:馮潤華
行政人員:張伊貝
學校: 大安社大
課程概要說明
課程會先帶入基本的繪畫技巧教學(輪廓、造型等),要融入文化意涵進而提升到美學提升則需要比較常的過程。繪畫的對象怎麼在課程中讓學員去體會其中的精神 性。在課程中社區的連結部分則是用「街景」描繪來做主題結合,或是帶領學員去描繪「華光社區」,從物件到描繪周遭生活環境藉以做到在社區連結的部分。在課 程引導上會提供大師作品介紹讓學員認識繪畫的藝術性與精神性。
回應與討論
從大師作品中也可以讓學員從中討論更深層的層面,例如「拾穗」也是一種對於生活面的深刻認識繪畫而出。藝術性課程融入公共性是較為容易的,藝術史本來就是一直與社會在作對話,公共化的可能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