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內高等教育發展本身的問題 1.十多年來大學從精英制走向普及化的趨勢中,無力回應社會變遷與國家發展的需要,此從罔顧師資不足,許多技職院校的升等可見一斑。在重量不重質的情況 下,教育部一意以國內目前大學院校過多為由,以總量管制方式限制大學的籌設,棄高等教育品質於不顧。此舉只有扼殺有創意而欲辦理高等教育者。而從成本效益 考量的大學併校政策,只變成鼓勵各校合縱連橫的搶錢政策,凡此均無助於現狀的改善。 2.高等教育在資本主義邏輯下運作,課程結構太過強調市場機能與競爭。加上政府財政困難,大學為自籌經費,已經淪為製造高級文憑的機器。同時,各大學為求 生存不斷增設科系,以有限的師資大量從事教學工作,教師已經淪為補習班講師,沒有時間思考與教學,又怎有力氣從事社會服務!
二、展望未來
(一)高等教育的提供應保障成人的受教權: 1.前提:打破過去直線式教育觀/生命計畫,改採循環式教育觀。理解到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知識半衰期已大為縮短,我們無法期待用過期的知識適應未來的生 活;同時,為消弭社會階層的差距,高等教育有必要將成人視為其主要的服務對象(目標人口)。因此,辦學方式、課程設計均需考慮到不同年齡層成人的生活形態 與學習需求,亦即,將成人學習者的特性納入考量。 2.以多種機構多元方式辦理:在傳統的大學推廣教育與空大外,開創多種另類的成人高等教育機構。在此,社區大學所強調的社區本位成人高等教育,以建立公民 社會為宗旨,的確可扮演傳統高等教育思維外的另類大學的角色。 3.可及性:此指為讓更多的成人參與,高等教育必須在入學條件、課程提供方式與考試評量等重新設計。 4.可轉換性:此可就兩部分而言,其一為跨機構間學習資格與成就認證的機制,乃至合作計畫的建立。其二為教育機構內部課程結構的彈性化設計,加上學習諮詢 與輔導系統的輔助,以充分因應不同學生的需要和興趣。
(二)成人高等教育目標:需在全球化發展的脈絡下開展台灣社會發展的視野 1.世界教育趨勢:聯合國二十一世紀教育委員會於1996年出版「學習:內在的財富」報告書,該報告書特別指出:終身教育將是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一把鑰 匙。教育必須依據四種基本學習能力重新設計與組織,包括: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學會與人相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與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 2.台灣面臨的挑戰與急需更張的部分:在政治發展上,台灣成人尚缺乏民主素養與參與公共決策的能力。甚至,在許多民眾的腦袋中並沒有公共議題的概念。過去 四十年來所謂的台灣經濟奇蹟,其實是建築在犧牲整體的生態環境、扭曲台灣這塊土地人與環境關係之上。甚至,在過度強調以經濟發展為前提的決策模式,所培育 出來的人才,往往缺乏除了物質生活以外面象的思維。 3.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標強調培養成人具有:1)自我知識(能夠自處,亦即前述之「學會發展」,此亦是一種生命教育);2)公民素養(亦即能夠與人相處); 以及3)生態倫理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