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主動參予各種提案和解決問題的學生,開始的時候最多是大學所有學生的3-5%,而5-10%的學生可能會對這些執行計畫的團隊有興趣了解、投注關心,如果我們希望讓這種主動參予、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導向的學習模式可以促使更多學生參予,我們還需要創造一種類似群眾募資的校園版,那就是投資夢想卡(Dream Card),由校方提供三百萬元(可能跟校友募款),然後發行1000張夢想投資卡,每張3000元,從學校各系所隨機抽取5-10學生(但排除參予計畫執行團隊的學生),每人發一張夢想投資卡,拿到卡片的學生,她們的任務就是去了解進駐在大學共同工作空間的十五到四十個團隊,在一個月的期間去選擇她認為最可行、最有意義的團隊進行投資,但是她最多只能投資五個團隊,一段時間後,每個團隊獲得的資金就成為她們運作的基本費用。投資卡本身是一種校園貨幣交換系統,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持卡的學生產生去瞭解這些問題解決團隊的興趣,或許她們因為瞭解後更積極的想去組成參與提案平台並組成團隊。此外,我們設定這些擁有夢想卡的學生是夢想傳播者,利用她們在臉書擁有的人脈,把這種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學習模式拓展出去。
如果一位學生在臉書上有400位朋友,我們推動夢想卡可以讓四十萬(400x1000)民眾開始接觸到這種翻轉大學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共同工作空間的團隊,她們必須擬定可行的執行計畫來說服這些投資者,這是一項測試,接著取得執行計畫需要經費,而不是直接來自校長、院長或系主任。
夢想卡是一個塑造大學校園新的學習模式和學習態度的支點,每個學期大約一千位同學拿到夢想卡,也就是說一個一萬人的大學約有10%的學生參與,她們的動員將會更快速、更積極影響到校園同儕學習的文化,改變過去消極的學習態度、學習慣性。
以學生當起點,透過幾個不同元素的結合,開始翻轉大學系統,而不只是翻轉教室,我們要讓每位學生願意學習、選擇他要學的,去成就她學習的召喚(Calling)。當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不再是為了成績的報告,而是可以實際解決問題、對社會有意義的學習成果,學用落差的問題才會真正被改變。同時,結合學生,把大學的校園打開和地方設計連結在一起,讓地方社會的公民團體、社區組織、中小學、微型企業可以在資訊平台上提出自己的問題,請學校來幫忙解決。
前面的整體構想不見得可以完美的達到改變學生學習意願、學習成果的目的,但是這個社會設計是以學生為起點,一層層地讓相關參與者發生改變,讓學生參與選擇要學甚麼、學習可以成就甚麼;透過學生學習的改變,促動了老師在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變;邀請社區、地方社會的成員參與,幫助學生學習的改變,並且這些社區組織也可以實質地得到大學的協助,最後發展出一個所有參與者可以互動連結來解決問題的生態體系。 e:��-AX�� n�t teams)執行計畫大約是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