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執行方式:
(一)參加對象:以跨縣市的社區大學學員、志工、講師、工作人員為優先,或對於推動低碳旅遊有興趣之社區民眾、非營利組織、媒體(含公民記者),每場規劃約20人。(需請承辦單位於計畫書內設定報名上限,此數量依據各校提出之路線以不影響旅行品質之最大人數為限)
(二)主題:
1.台灣故事/美食 以台灣學及地方學為架構規劃台灣各地具故事性的人、事、物為主軸的旅遊體驗路線。規劃在地美食小吃,同時述說在地故事的旅遊體驗路線,例如:台南人說故事、台灣阿嬤故事…等等。
2.客家文化 以客家文化為旅遊主軸規劃的旅遊體驗路線、可包含不同區域客家特色文化、語言、服飾等。
3.走讀生態 以走讀大自然為主要旅遊體驗方式,以走入戶外,並接近大自然,實際感受及思考大自然與人類應有的友善學習模式。
4.走讀河海 以走讀河川及海洋生態為主要主軸、藉由走讀河川和認識海洋生態,喚起台灣民眾身為島國,對河川流域治理及海洋生態保護更深層及長遠的守護,希望參與走讀的過程能從過去的河川的旁觀者或污染者,能轉化為河川及海洋守護者的角色。例如:淡水河、新店溪步道導覽、番仔澳灣海洋生態保護之旅。
5.公共議題 旅遊體驗以結合年度重要公共議題為主,例如:大城濕地(國光石化)之旅、貢寮核四體驗之旅、阿塱壹古道之旅…等。
6.學習體驗 配合社區大學課程及社團規劃旅遊體驗路線,例如:台南府城之旅、城市古蹟小旅行、社區聚落探索之旅…等。
7.原住民部落 以原住民過去尊敬山林的先民智慧為教材,實際體驗及學習原住民部落是的低碳生活。
8.農村體驗 以體驗農作、或農村生活、關心小農等議題,進而關心台灣及世界糧食問題為主軸的旅遊體驗路線,藉以喚起更多民眾正式農村對台灣人民的重要。
9.公益旅遊 為輪椅族、視障者、聽障者或是弱勢團體為主要族群所規劃的旅遊,讓一般民眾瞭解無障礙空間的重要性,也讓參加者與弱勢族群有更近距離交流的機會。
10.其他
六、活動計畫書內容:其內容應包含下列事項:
(一)活動承辦單位/分工及承辦人聯絡方式
(二)計畫名稱、計畫目標、與起迄時間。
(三)規劃內容: 活動選定之區域、活動流程(內容須含議題討論、旅遊趣味性、安全性及低碳說明)、景點介紹。講師/導覽老師介紹(含經歷、現職)。
(四)計畫經費概算表。
(五)承辦單位及分工
(六)其他
1. 活動宣傳說明與報名(規格請參考附件一):
※由於每條旅遊體驗路線希望能有跨區域的社大、團體參與,因此限定每個單位最多五人參加。
※由於此旅遊體驗路線規劃主軸為推動國內低碳旅遊,因此在活動報名處必標注鼓勵民眾自帶盥洗用具及環保餐具。
2. 導覽/活動折頁規劃(規格請參考附件二):
主題說明(點出議題重點)、路線內容列點、地圖尺寸(手繪、google等皆可)、各點照片及圖說(每張圖約150~200字),全促會將提供統一格式,承辦單位套入檔案後,請在活動辦理當天印製給報名者參考,並於成果報告繳交時一併繳交電子檔,於計畫結束後將匯集各條路線手冊製作成低碳旅遊體驗學習旅遊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