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民主概念既鼓勵社群成員的參與和行動,以解放團體成員的潛力;它同時也重視以「探知」為目的的溝通與問題討論。台灣的社會現況是:公共事務雖然攸關社 會所有成員生活,但其討論通常僅限於菁英之間的拉鋸與角力,絕少在基層或社區之間形成討論的風氣。當基層與社區沒有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沒有自己的詮釋、 沒有經過溝通而形成的規範,便不會有行動力,更無法反思自己的日常作為與判斷。沒有行動力與反思性的基層與社區,便僅能隨著惡性的社會結構起伏,任憑城鄉 差距、階級差距、貧富差距繼續擴大而束手無策。
十二年國教政策要能夠改善城鄉差距,必須達到校校良質目標。這不僅要重視資源分配問題,而且更要重視社區的參與。「一學區一校」是校校良質的必要基礎,不 僅目前沒有任何公立高中職的鄉鎮,都需要有一所公立的社區性高中(或完全中學),其他地區也應以現有國中學區為原則,讓每一個學區都有一所公立的社區性綜 合高中(或完全中學),讓學區內的國中畢業生可以免試直升學區內的社區高中。但更重要的是要發展出社區參與的機制,讓社區成員經過溝通、討論,對於「我們 社區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形成社區的想法與理念,也就是所謂的社區意識。社區意識並不是將社區居民個別意識加在一起。
社區意識指的是社區居民對於社區整體發展的感受與想法。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發展,必然包含著社區文史、環境、產業、福利等面向。在社區意識的發展過程之 中,參與和學習相互辯證性的開展:參與促進學習的動機,而學習又深化了參與。學習與教育不僅是孩子們在成長上的必要,也是家長們、社區住民的日常生活內 容。社區大學的公共社團活動,例如教育問題研究社、生態環保社、地方文史社、弱勢關懷社… 等等,提供社區居民從個人成長轉化至公共事務參與的機制;社區大學的藝能創造性課程以及學術性課程,既帶動社區居民的活力,又協助其經驗的延伸與思維的擴 展,這些在在都是活化社區參與能量,進行社會重建的重要條件。社區大學原是基於社會重建的理念而興起,而十二年國教的根本意義不僅在於教育發展,更在於社 會重建。
事實上,只有走向社會重建的方向,校校良質、改善城鄉差距,這些十二年國教的教育發展目標,方能真正達成。教育政策需有宏觀的社會視野,教育當局對於十二 年國教的政策思考,務必認識台灣的社會脈動,從社會重建的思維著眼,方不致自我設限,蹉跎良機,又一次讓改革契機成為混亂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