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戰運動的教育意義
文/林孝信 2010.0129
六、七O年代的台灣還處在高度戒嚴時期,被隔絕在這場波瀾壯觀的改造社會浪潮之外。但是,八O年代末期,隨著台灣黨外運動的壯大,當年盛行於歐美的各種社 會運動也開始出現在台灣,間接地繼承了這個世界性的改造社會運動。如果沒有反越戰運動以及伴隨的社會運動的借鏡,解嚴後台灣充沛的社會力能不能造成包括教 改在內的各種社會運動盛況不無疑義。
社區大學是台灣近十多年來社會運動的產物,許多社大人也將社會改造視為社大運動的主要目的之一。可以說,有了六、七O年代的反戰運動以及伴隨的各種社會運 動,才有今天的社區大學,才有今日我們對於解放知識,改造社會要求的社大運動。今天,一場新的全球性反戰社會運動,隨著美國政府的積極備戰而再度興起。正 如三十多年前的反越戰運動刺激了人們對戰後資本主義體系的反省與難得的社會教育,這場全球反戰運動勢必激發對全球化體系的探討。社大人宜積極深入了解各國 反戰運動的訴求,主流媒體之外對雙方的報導與評論,甚至參與維護和平的各種活動。並透過這些活動,更深刻地認識世界局勢。這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期望社 大人別浪費。同時,也盡一分維護世界和平的世界公民社會的責任。
學員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