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由精神客觀的精神是為了將事實還原到一個真相裡來,而自由的精神是為了把價值還原到一個中立的立場裡來,以便每一個人面對價值的時候,都有一個自 己作選擇的空間。我們知道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屬於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先天上就充滿著每個人認定的不同觀點,以及各自認定的價值。人的觀點、人類自己認 定的價值,本來就人言人疏,甚至為了觀點的堅持,地域的不同、種族的差異、年齡的差距,以及任何一丁點的些微改變,都可以造成觀點、價值的爭辯。在這些千 變萬化的價值裡,我們要研究這些價值,除了不參雜個人主觀的立場之外,在理性的基礎之上,把選擇價值的空間留給每一個人,這是社會學的立場。此一把知識下 放的立場,就是教育民眾擁有社會學知識,面對「如何選擇」的能力時,使人民更有能力參與別人、以及表達自己的意願,因此,知識下放的另外一個意義,也是把 「如何選擇」的能力當成一個配套措施,使受教權更全面、更更整體擴及到每一個人身上,以期「如何選擇」的能力,是一種理性、明智的懂得合乎最大極數利益的 選擇。
三、 現今新型社會形態下社會學教學的困境
(一)目的取向一般而言,象牙塔內的知識理想性格較濃,為知識而知識,從不考量目的或實用價值,它偏重理想,以追求真理為職志,它雖然為「如何選擇」的能 力創造了客觀化的形式標準,同時卻也創造了深奧難懂的艱澀內容。具有這種背景的學術性知識,我們卻又把它和大眾化的知識接榫,好像它們之間在先天上就是理 想與現實的兩個極端,雅斯培當年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就說:「學術研究為了擁有讀者,只好投其大眾之好,而大眾往往只顧及實際的目的、考試以及與此相關 的東西。受其影響,研究工作也只限於那些有實際用途之物上。」雅斯培擔心學術和大眾化的結合,學術變相地向下沈淪,學術的走向只朝向實用性方向發展。然而 事實上的兩難,當學術性的知識向下開放,它的確會面臨因為不具實用性,而不被接受的挑戰。本來學術性知識,其目的是一個求真的理想,希望對所有可知的事 物、科學的意義以及生活的真實性,以求真的態度加以追求。研究過程中,對價值持開放的立場,以實現這種理想,所依據的就是對真理的敏感度。而所謂學術的知 識大眾化,它所秉持的應該還是這種理想,只是這種傳承,必須要拋開過去象牙塔式的、艱澀深奧式的、只對少數人開放的知識,它應該被轉化在可瞭解、可學習的 程度對大眾化開放,但是它還是一個追求真理的知識,而非為一個為了實用、為了目的而手段化的知識。社區大學是大眾化教育的一種,可以想像學英日語、投資理 財、行銷管理、或一些生活課程等具實用性的課程較受歡迎。在這種情形下,學術課程所秉持的求真的理想、對價值持開放的立場,還有以可瞭解、可學習的程度讓 大眾去銜接「什麼是對真理的敏感度」的種種精神,依然容易被束諸高閣。在這種情形下,德國哲學的課程,甚至社會學課程,說得美好一點,便變成一門深具理想 性格的學問了。當然,如果我們根據「反對把大眾化的知識都手段化」的主張,就以偏概全,認為社區大學的學習態度都是建立在實用之上,也就是說所有社區大學 的學生都是如此的現實,則又是一種太過的說法。只是我們要強調的是:知識的追求有它不可侵犯的一面。如果所有的知識都手段化、都目的化、我們如何能對一切 所感知的事物,以追求真理作為一種內在需求來加以對待。我們又如何來期待一種自由的「如何選擇」的能力:一種理性、明智、具有智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