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原先對世界的了解是整體的,兒童看待母親、街鎮與日月草木,是一體的。只因專業化、標準化的需要,在成長時期才開始以分科的形式去攝取知識。還原以整體 了解的態度,去整合人所攝取的知識,並不必然要化約為普遍法則或建立「整體的理性秩序」。所謂整體了解,並不專指跨越領域這回事。即使在同一領域之內,人 的了解亦有整體化與片面化之分。即以科學這一領域為例,如果人學習科學只著重吸收其現有成果,不顧其來龍去脈,或無視其背景與過程,他對科學的了解將流於 狹隘,甚至流於專斷。培養人對科學的整體了解,須從問題的意義,從它如何解決,如何發展的脈絡去思索,在知識重構的過程中取得人的主體性,發展人的原創 力,而非尋求定型的公式或技術去套用,把科學知識片面化、工具化,連帶的讓自己也片面化、工具化。工具理性或技術理性,是在套公式或套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 來的。
一個對科學有整體了解的人,自然有一定的人文素養,因為科學創造是人與自然的對話,是文明創造過程的足跡。一個對科學有整體了解的人,自然會不斷尋求意 義,不會劃地自限,只徘徊於科學的封閉領域之內,他必然會將他的觸鬚伸向其他領域。舉學數學的例子,來說明整體了解。數學教材常從「定義」開始,以演繹的 方式逐步推演,證明出一系列的「定理」,然後羅列種種「應用」。學生循此順序學習,常只了解到數學的片面。在這過程中,人的主體性在哪裡﹖問題是什麼﹖這 樣的問題有什麼意義﹖問題的歷史背景是什麼﹖人如何一步步克服這些問題﹖這一連串的事,課本上沒寫,教師多半也茫無所知。但數學原是人與「自然中的理性」 互動的經驗,在出現「定義」之前,人已摸索過最艱難的歷程。略掉這珍貴的歷程,只留下演繹推理,人對數學的了解便只有片面。這是數學「套裝知識」最大的缺 憾,也是數學教育無助於人知性成熟的原因。演繹推理,是可以訓練的,對一些人來說也可能變得有趣而叫人著迷,但它終究不是數學創造本身。只有讓人直接面對 主要問題,思索討論,並融入前人研究創造的歷史過程,掌握其來龍去脈,人對數學才會有整體了解,也才會打開視野,洞悉數學與文明之間的鈕帶關係。在人文學 或社會科學的領域裡,人的了解也有整體化與片面化之分。這點在〈理性的叛逆與解放〉一文中,我已略有說明。我不認為當代人類的最大問題是科學與人文的溝通 不良。我深信對知識、對世界失去整體了解才是關鍵所在。整體了解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