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組論壇十三:公衛知識轉譯與社區實踐--登革熱為例
召集人:陳奕曄秘書長(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受到全球化及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影響,台灣曾歷經多次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的威脅,登革熱流行是其中之一。近年登革熱更是肆虐南臺灣,2015年台南、高雄及屏東都出現大流行。根據疾病管制署2014年9月對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澎湖縣四個縣市進行的調查:八成以上民眾知道當年臺灣南部已出現登革熱疫情,高雄市則有九成以上民眾認為「未清除積水容器是登革熱流行主因」。但為何2014年的調查民眾已有清除積水容器的認知,但仍有不少比例的陽性積水容器?2015年登革熱還是繼續流行?是否民眾的認知與行為仍存在著鴻溝?也有學者指出,民眾可能不清楚傳播登革熱的主要病媒蚊之一的埃及斑蚊,牠的主要活動場域是在室內,室內的積水容器,平時政府部門人員或社區志工並無法介入,反而容易忽略,因而成為死角。此外,在2015年台南登革熱流行期間,本研究團隊發現,有社區民眾會要求噴藥人員在地下室多噴幾次藥,也有執行噴藥人員,身穿短袖、短褲,甚或民眾為了避免家中家具、衣櫃沾到藥劑,而將整個牆面用塑膠布包裹住,但仍留有許多陰暗縫隙,讓蚊子躲藏。是否科學防疫知識的傳遞與接收存在著落差,致使登革熱防疫行動出現死角?
上述事件,在在顯示社區防疫要在社區深耕絕非易事。科學防疫知識應如何轉譯,才能有效達到風險溝通,而不是規訓民眾行為?登革熱防治跟社區及人的行為和流動密切相關,如何讓社區防疫工作善用防疫科學知識,融入科學的精神與方法,連結在地文化與智慧,發展常民流行病學知識,讓民眾成為防疫的主角,而不是配角?本論壇希望邀請相關專家、一線實務工作者、社區代表等一起來探討、分析,公衛知識的轉譯與在地行動的問題、困難與可能。
論壇議程
15:30-15:40 |
論壇介紹 |
陳奕曄(衛促會秘書長) |
15:40-15:55 |
引言1【邁向更預防的防疫體系】 |
陳美霞(衛促會常務理事) |
15:55-16:10 |
引言2【蚊子生態防治及民眾參與】 |
張念台(屏科大植物醫學系教授) |
16:10-16:25 |
引言3【一線衛生工作人員的現場與挑戰】 |
黃亭熒(台南市中西區衛生所護理長) |
16:25-16:40 |
引言4【社區頭家的防疫經驗】 |
陳振沛(高雄市鳳山區國富里里長) |
16:40-16:55 |
引言5【借鏡台南與高雄,談屏東的防疫準備】 |
江麗香(屏東衛生局疾管科科長) |
16:55-17:10 |
引言6【知識轉譯與社區溝通的經驗與挑戰】 |
李疾(衛促會顧問、文化工作者) |
17:10-18:00 |
提問與討論 |
陳奕曄(衛促會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