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名稱六:學習的發生與發展
(召集人:郭昭男 (台南市新化社區大學主任)
要明確描述社大學習是怎樣進行,並不容易,因為社大的教學場域可能在課堂教室,也可能在社區或任何戶外空間。社大的教學者,時而是講師,時而是學員。
講師的教學進度(或者學員的學習進度)是難以被匡定的,面對多元而變動的學習者,教學與學習的進行,往往是非線性的。
在這次的論壇分享,分別邀請來自北(台北松山社大)、中(彰化二林社大)、南(台南新營社大)三地社大的講師,以及高雄岡山社大工作者,分別從講師與工作者的角度,來談他們對於社大學習的觀察與觀點。此外,也邀請資深的社大人,旗美社大校長張正揚擔任與談人,藉由不同身份、學習主題的社大經驗,來描繪社大學習如何發生與發展。
█ 陳淑敏(松山、南港、中正、文山社區大學「社區人文影像紀錄-peopo公民記者培力課程」講師)
淑敏平時穿梭於幾所社大任課,具備社大教學十年以上的資歷,等於是一位專任社大講師。公民新聞課程的進行,不只在每週課堂上關於影像剪輯的軟體教學,下課後,每班的學員小組有關於採訪議題的討論,或是採訪工作的進行,她也參與其中。課程教學之餘,她也是一位積極的學習者,利用空檔在社大學習佛朗明歌舞。她也提到,在教師研習活動中認識融入式教學的概念,對她在思考教學工作上很受用。「沒有下課鈴聲的教學與學習」,是淑敏老師帶給人的印象。
█ 許玉音(二林社區大學「地方產業觀光課程」講師)
玉音從九二一地震,因緣際會進入南投社大教學,一路走來歷經鹿港社大、二林社大,累積的社大教學資歷,超過十年之久。而教學課程也從英語教學,轉變成地方產業觀光導覽課程。她提到,在社大教學採取「翻轉教室」的作法,不論是英語或觀光導覽課程,她嘗試把舞台留給學員,讓教學者只是引導者。在課堂上,她看到學員從一開始不會講、不敢講,到最後必須限制每位學員上台報告的時間,她讓地方產業課程的學員,成為課堂的主角。
█ 劉浩濬(新營、台南社區大學「素人的攝影課」講師)
在一場2015南部社大課程與多元學習工作坊中,浩濬以棒球運動來比喻,投手有先發、中繼、救援不同類型,社大講師的角色不一定只有一種。他的社大講師年資,雖然不長,卻也累積不同社大的教學經驗,擔任講師的同時,他也持續不斷地當一位學習者。「這們課不是攝影技法課,我們最在乎的是學生要有獨立思考跟主動探索的態度」,這是他寫給攝影課學員的一段話,傳達他對於學習的觀點與期待。
█ 王幗華(岡山社區大學專員)
幗華以「處處是學習地」來描述她對於在社大學習的觀察,也表達工作者想要營造的社大學習氛圍。那麼,在社大的學習有盡頭嗎?她說,有時候學員本身的學習熱忱沒有了,似乎就像走到盡頭,但是,休息一陣子後還會再回來上課。
幗華和岡山社大的工作伙伴,很重視如何讓學員展現學習成果這件事,她細數平常如何積極安排班級學員參與社區活動,而新實驗作法則是,和學員一起籌劃成果展,加入其中成為參展學員,透過轉換身份來體會學習者的心境。
時間 |
內容 |
分享者 |
15:30-15:40 |
主持人開場 |
主持人:郭昭男/新化社區大學主任 |
15:40-16:00 |
教學者經驗分享 |
引言人:陳淑敏(松山、南港、文山社區大學講師) |
16:00-16:20 |
教學者經驗分享 |
引言人:許玉音(二林社區大學地方產業觀光課程講師) |
16:20-16:40 |
教學者經驗分享 |
引言人:劉浩濬(新營、台南社區大學講師) |
16:40-17:00 |
工作者經驗分享 |
引言人:王幗華(岡山社區大學專員) |
17:00-17:20 |
回應與提問 |
與談人:張正揚(旗美社區大學校長) |
17:20-18:00 |
綜合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