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做為地方發展計畫的核心概念--以日本京都市級計畫為例
張瑋琦/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副教授
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概念主要來自日本,但台灣與日本在推動社區營造的模式上卻相當不同。台灣的社造推動之初,是由政府和學者越過中間官僚層級,直接進入地方,輔導地方推動的,因此社區總體營造在台灣普遍被認知為一種由下而上的運動。但在此一由下而上的過程中,創新價值是否能成為公民參與的動力?由下而上的社區營造運動,能夠帶來多大的結構性改革?當我們嘗試透過社造提出永續的發展計畫時,又為什麼最大的阻礙往往來自地方的中間官僚組織?
筆者長年參與/觀察台灣的社區營造發現,有二個問題是下一個階段的社區營造必須重視的: 一、台灣的社造雖然注重多元發聲,但由於社造初期採用越過中間官僚組織系統,直接賦權增能地方居民,以求公民參與精神遍地開花之故,其結果不但導致每個地方所提出的方案與國家的整體發展目標之間,缺乏緊密的關連,甚至我們在各地社區培養出許多擁有進步價值觀的民眾,但我們的各縣市鄉鎮政府卻依舊僵化腐敗。
例如,我們經常可見社區因居民推動生態保育、族群文化重建或生態旅遊而吸引人群前來觀摩學習,這時候,地方政府不但沒有從地方的行動中學習到新的價值觀,反而乘此之便擴大發展而投入更多不必要的硬體開發。
在這種「進步公民」與「落後政府」不斷拔河拉扯的情況下,使得台灣社會很難真正的朝向良善循環社會發展。而日本的社造模式我稱為「由中而下而上」的模式,也就是國家先邀請學者考量時代的趨勢與社會的需求,訂定國家十年內的願景與發展目標,在國家整體發展目標底下,先提升中階官僚組織的公務員對新的國家整體發展計畫之了解,再由各地方政府依其在地資源的條件特性,制定地方的發展方向與目標,做為鄉鎮村町等地方自治組織及民間社團思考更細步的推動方法的指針。這樣的地方發展計畫,既回應民生的需求,也反應國家發展的宏觀目標,同時也避免發生「落後政府」與「進步公民」相互挈肘的問題。
二、台灣的社造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由下而上的運動,但由於社區營造的啟動往往不是透過政府補助計畫的引導,就是由學者或知識菁英帶入理念引導。而這些引導社區營造的學者或輔導單位,經常抱存著預設目的,故事實上地方居民缺乏內發性創造的機會,它所引導的是學者/輔導單位所預期的公民參與行動,還是居民內化這些創新價值,且經過自我察覺而自發的行動?這是十分值得討論的。
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與台灣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地方一方面接受國家所提出的願景,另一方面居民也主動接觸、研究國外實例,所以觀點、方法是由地方自己創造出來的,而不是由國家或學者所創造出來的(吳玲珠,2002)[1]。
2006年起,日本開始全面推動食育計畫,筆者在許多文章中曾多次提及日本的食育推動模式與過去其推動「社區營造」的模式相仿(圖1),但為了避免大家以台灣的社造模式來想像日本的社造,而感到有所落差,故於本文先說明日本與台灣社造模式之差異。
近年來,國人對日本的食育基本法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但對於地方如何以社區營造的方式推動食農教育尚十分陌生,因此本文整理日本京都市2011年重新修定的「京•食育推動計畫」,提供台灣各縣市以及社區或民間組織未來規劃食育推動計畫之參考。 日本自2005年以來,意識到糧食對於一個海島國家的重要性,故將提升糧食自給率及賦予國人正確選擇食物的能力(食育)做為國家發展的重點方向。
呼應此一國家發展目標,日本各都道府縣市著手推動食育計畫,至今已進入了第二個五年期階段(2011-2015),共有67個地方自治體參與推動[2]。
京都市於2007年1月,依據食育基本法第18條市町村食育推動計畫策定「京•食育推動計畫」(2007-2010),設置「京都市食育推進協議會」,邀請托兒所、幼稚園、學校、地方組織、生產、流通、行政等單位代表擔任委員,組織推動市民健康營造的專責單位,透過機關團體間的合作、交流,發展重重層疊的食育推廣與普及活動,擴大推廣效益。
2011年,呼應「新『京•食育推動計畫』」[3](2011-2015)目標,京都市實施了修正版「京都市地球溫暖化對策條例」,該條例規定居民有義務努力「購買季節性的在地食材」及「實踐活化傳統飲食文化及地方感的飲食生活」,以降低食物哩程、減少碳排放。這些計畫希望引導市民重新檢視自己的日常飲食實踐、生活風格,使之與當代所重視的價值觀更緊密結合;並鼓勵民間團體、企業內發性地提出更細步且貼合社區或生活者需求的行動方案。
「新『京•食育推動計畫』」打出了「京(kyo)食」五大口號,做為食育推動的基本理念,其分別為:
l 今日(kyo)食:市民每日吃早餐; l 共(kyo)食:與他人共享飲食的樂趣;
l 協(kyo)食:營養均衡且適度運動的生活;
l 鄉(kyo)食:推廣季節食材及京都在地食材;
l 響(kyo)食:大家共同響應地方的食育運動。
在這五大基本理念之下,該計畫提出了京都未來五年食育推動所應聚焦的五大課題,以及每一個課題相應的具體對策,茲逐一介紹如下:
一、 促進食育概念的普及 食育首先必須從飲食相關的正確知識、消費、生活等資訊的開放與流通開始,因此透過網路、保健中心或菜市場等等傳播媒介,促進食育概念的普及,使每一位市民都能擁有判斷、選擇適切的食物的能力,對食物抱持感謝與了解,實踐自己所希望的飲食生活。其策略包括:「京都市食育推進協議會」的推廣活動、.食育指導員的養成制度、網路資訊平台的建置。
以下特別介紹「食育指導員的養成制度」,以供參考。 京都市食育推動指導員制度創設於2008年12月,並以成為「食育指導員制度示範點」為目標。所謂的食育指導員,指的是在保健中心、小學或托兒所等地推動料理教室等體驗活動或健康營造相關活動的志工。
京都市政府每年5至12月間,每月開設數十回的培訓講座,有意擔任食育指導員的志工,必須先接受5回以上的基礎理念課程及2回以上的現場實務課程講座訓練,才能獲得認證,並登錄為食育指導員。該認證具有五年效期,志工必須實際協助各種食育推廣活動,且屆臨到期日必須經過更新手續才能繼續保有資格(圖1)。
二、 擴大食育推廣的對象至家庭、社區的不同世代人群 食育的實踐基礎在家庭,且需獲得社區的支持,從嬰兒期到高齡期,每一位市民都應因應他自己或家人的生命階段(life stage)及生活風格(life style)實踐期望的飲食生活,並努力將這樣的實踐擴大至社區。推廣策略包括:家庭料理營養教室、與大學合作推動食育、推動高齡者及殘障者送餐、新生兒家庭訪視等。
三、 擴大食育推廣的對象至托兒所、幼稚園、學校的學生 除了家庭與社區之外,托兒所、幼稚園、學校更是兒童食育養成的重要場域。這些教育單位在提升孩童對飲食的關心、養成其良好的飲食習慣與豐富的人性內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育單位應與家庭、社區相互合作,努力將食育的觀念傳遞至下一代。具體策略包括:鼓勵各托兒所推動具有特色的食育計畫、推動小學至日本料理店學習食育課程、親子食育學習課程等。
四、 將食育推廣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意識結合 京都市是一個擁有一千二百餘年歷史的世界級的古都,它創造了日本飲食文化的基本形貌,同時,京都市也是「京都議定書」的誕生地,實踐著進步的環境政策。京都市所推動的食育兼融環境與傳統的意識,透過市民的飲食實踐,重新審視生活風格與價值觀,以減輕環境的負荷、提升地方產業、傳承京都傳統的飲食文化為目標。具體的推動策略包括:推廣京都的季節蔬菜以降低食物哩程、推動地產地消及生廚餘堆肥的體驗學習活動、與大學飲食相關科系合作研發京傳統料理的創新及普及。
五、 確保食品的安全與安心 提供安全安心的食品,是守護市民健康飲食生活的基礎。在「京都市食的安全安心推動計畫」下,新的食育計畫可對食品相關事業進行監視、指導及檢查,推動消費者的風險溝通,以確保食品的安全、安心。其策略包括:阻止違法或不良食品的流通、加強風險溝通以確保食的安全、加強團膳衛生管理。
京都是一個擁有傲倨世界的飲食文化的歷史古都,當代京都的城市治理哲學已擺脫追求規模經濟的或一昧呼應外來眼光的「觀光立市」發展方向,而是從居民的每日生活需求中,找到值得市民在未來生活中實踐的價值觀。
本文介紹的內容看起來雖然似是一個市政推動計畫,但如果了解日本的社區營造的話,將會了解它絕對不會是一個束諸高閣的計畫,而是透過這個計畫指出地方整體的發展方向,來帶動由下而上的實踐方案提議與行動。因此,想要了解日本如何以社造方式推動食農教育,掌握其中地方自治體所提出的願景與政策方針,十分重要。
在京都市食育推動計畫中,「京(kyo)食」就是京都市連結過去、朝向未來,向市民及世界人類所提出的價值觀與新的生活風格,其以食育為核心概念,整合了京都市政府社會、教育、農業、環保、衛生各局處,做為在地托兒所、幼稚園、學校、地方組織、生產、流通等相關單位的支柱,鼓勵地方各界團體自發地提出創新的構想。
「京(kyo)食」做為一種在地生活的新價值與新風格,其一方面希望傳承先人的飲食智慧,另方面透過飲食建立人們與地方的連結、守護人們的健康、建構對環境友善的永續社會,使京都市在二十一世紀中持續展現令人難忘的魅力。
[1] 吳玲珠(2002年3月)。美麗新故鄉 ──專訪日本社區營造大師宮崎清。光華雜誌:102。
[2] 參考自:內閣府(2013年3月)。都道府県・政令指定都市の食育推進計画。網路資源:http://www8.cao.go.jp/syokuiku/work/pdf/keikaku.pdf。
[3] 以下內容整理自:京都市(2011年3月)。新「京•食育推進計画」概要版。網路資源:http://kyo-syoku.net/uploads/education-n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