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公元兩千年,在跨年前後,全世界各地都紛紛舉辦熱鬧的活動,以告別舊的世紀,並許下新的願望。回顧社區大學在過去兩年內發展迅速,但也面臨一波波挑戰,值此充滿迎接「千禧」氣氛的時刻,我們提出以下的願景,與全國各社區大學的伙伴們共勉之。
首先,今年度的上半年,預計將有員林、高雄、屏東、宜蘭、及台北市的南港、萬華等六所社區大學正式開辦,若再加上積極籌備的嘉義、台南社區大學,社區大學的數量將近「番了一番」,顯得朝氣蓬勃。尤其新設立的社區大學莫不挖空心思,在課程及經營上既顧及原有的設計,又儘量發揮各自的特色,形成相當多元的景象。這就社區大學「在地化」的目標而言,毋寧是非常契合的。當然,隨著量的擴充,社區大學更須注重質的提昇,黃武雄教授在上一期的通訊中,表示他最擔心的是:師資發展的速度會不會落在需求之後,造成教學品質的粗糙?我們的第一個心願,便是希望各地的社區大學能不斷吸引優良的師資,開出符合社區大學精神的課程,使得社區大學成為一個活力充沛的磁場,透過經驗與知識的交流,真正激發出個人的潛能,共同朝著改變社會主流價值觀而努力。
其次,社區大學自從引起大眾的矚目以來,隱然成為一種新的學習形態,無論是在理念訴求或經營模式上,都擺脫了過去的窠臼,創造了新的想像空間。不過,相應於實踐上的快速普及,有關社區大學的教育哲學、教材內容、教學互動及學習成效等方面的論述,仍嫌十分薄弱。這對社區大學作為一個結合教育改革和社會改革的長期運動,可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特別當其他較以迎合市場為取向的社區大學出現後,亟待我們在理論層次的反省和詮釋上站穩主導地位,才能確保社區大學運動不致「變質」,也才可以將社區大學的寶貴經驗化成可長可久的制度,而非曇花一現似的短期實驗。
新年的第二願,期盼各社區大學能體認到豐富思想論述的重要性,並研發出一套可行的機制,讓更多的學者、教師、學員、行政人員一同參與建構社區大學「知識庫」的工作。第三,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成立後,延續以往的立法遊說任務,和教育部、立法院等機構密集協商「社區學院設置條例」的條正版本。上期通訊中,我們就「雙軌制」有所說明,主張可以採用目前社區大學的「公辦民營」模式來辦社區學院,以解決學位文憑問題。本會期該條例已進入一讀,有機會在下一會期完成立法,假若全促會的部份版本獲得通過,未來由現有社區大學轉型為兩年制社區學位,依法授與學生「副學士」學位,不再是癡人說夢。這並不意味現有的社區大學皆須轉型,只是整體的發展方向,將可朝著黃武雄教授最初的規畫邁進一大步。無可諱言地,法案若是通過,接踵而至的變動與調整,會是相當複雜的過程,面對這些不確定的變數,社區大學惟有步步為營,不只著眼在鞏固既有成果,更要考量內外在環境的動向,作出具有前瞻性的決策。
千禧新願的最後一願,祈求在新的一年裡,社區大學的定位將柳暗花明、豁然開朗,從而能夠汲取更大的改革能量,展現出嶄新的恢宏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