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大學人力專業需求焦點座談報導
整理報導/中正大學成教系學生黃湘凌
(圖說:會議中,宜蘭社大林庭賢校長在和大家分享宜蘭社大和地方政府溝通合作的經驗。)
社區大學肩負著區域性公民素養與高等教育庶民化的使命,在提供各項終身學習課程與活動時,如何因應終身學習的新趨勢及多元化的終身學習需求,已成為社大在經營管理、行政專業人才培訓、講師專業人力培訓及建立社區合作網絡所急需面對的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國立中正大學成教所張菀珍副教授與全促會於7/4假台北市松山社大校長室共同舉辦了一場「社區大學人力專業需求焦點座談」,目的即是希望在這終身學習需求日益增加的社會中,討論出社大各方人員的專業需求,以利社大在未來人員的培力、發展以及調適。
首先針對「行政人員」而言,社大在整個社會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的多元,社大可以說是一個非營利組織、社會運動團體、終身教育機構,雖然臺灣並不大,但是每個社大因為處在不同的區域間,因此所著重的重點以及關注的議題都不盡相同,以致於每個社大不僅著重的角色不同,定位也不同。然而社大肩負著這種多元的角色,行政人員在定位社大的方向時會不會有困難?事實上是會的,尤其就目前的狀況而言,社大其實和地方政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微妙關係,政府雖然給予補助,但是在補助的同時也需要社大很多的協力;另一方面,對於社大而言,社大雖然接受政府補助,但營運的方式卻偏向非營利組織,社大雖希望能保有獨立自主空間,有時卻不免受到縣市政府的牽制。就評鑑來說,政府往往希望藉由評鑑指標監督社大,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這些評鑑標準是如何而來?評鑑委員又是抱持著怎樣的態度來評鑑社區大學?評鑑是扮演著監督的上下關係角色還是抱著協助社大進步的平行伙伴角色呢?其中新莊社大廖秀春副主任提到,新北市的社大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屬於上下關係,社大常需配合政府所交付的任務,因此無法改善社大和政府之間的關係,恐將對社大定位產生影響。在座談會中認為,這些評鑑制度應該由政府和社大人員共同討論並訂定之,而非單方向的管理及規定。政府同時也應該制定相關法規或者是白皮書等,將社大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說明清楚,如此一來,社會大眾也能對於社大有較為清楚且正向的概念。
接著就「社大社區經營的能力」而言,將社大的課程,融入社區活動之中其實不是這麼簡單的,如果要將社大的課程帶入社區,其實社區的公民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也需要多元以及多方人員的協助,但社大卻經常處於人力不足的狀況,北投社大謝國清校長提到,因為人力缺乏,社大經營者事實上是需要先對教師進行經營,再透過教師來經營學生以及社區的學習活動。如同先前推行的「生活藝能課程公共化」,社大人員時常是透過和教師之間的對談共同推動,等於是說教師推動課程公共化,社大給予背後的支持及協助。然而對於「社區公共論壇」而言,社大則需要隨著生活周遭議題來做調整,以宜蘭社大為例,公民素養周議題的設定,參與的不僅只有社大行政人員,也包含社大課程評委、教師,甚至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透過實際行動,帶領社區關心地方議題,如宜蘭政府在介入除草劑的議題後,也要求了宜蘭縣公家機關禁用除草劑,以政策帶領宜蘭人民共同保持安全健康的土地。
最後就「社大老師的專業能力」而言,社大老師其實透過經驗的累積與實務的操作,以轉化學習的概念,不斷地在學員與教學間進行課程設計的反覆調整,以求尋得最佳教學方法。然而對於社大老師來說,若能找到各社大內部表現優良的老師,彼此觀摩課程,互相學習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技巧,遇到困難時也可以共同討論出一些較適當、創新的方法,這樣的共學方式,將是一種比較良好的培力方式。否則若僅是勉強社大的老師進行教案的撰寫,則可能抹殺了課程設計創新的可能;加上每位老師所熟悉的教材不盡相同,實在難以將所有課程以相同的方式設計。
現在的社會變遷迅速,多元的民族和文化造就了多元的社會,社大也扮演著多元的角色,透過這樣的焦點座談會,匯集了各方對於社大未來進步的需求以及成長方向,社大透過自我組織內部的進步,希望未來的課程可以更完整的滿足終身學習的需求,也希望社大未來的成長,能夠讓大眾更進一步對自己生活周遭的事物有更多的關懷,盡而努力去保護它們、改善它們,創造出更友善且具有公民素養的一個社會。
張菀珍副教授預計將焦點座談彙整資料以及後續研究成果於十月底回饋全促會與全國社大,讓社區大學的夥伴們可以藉由這樣的一個調查結果,一起讓社區大學被更多人看見,同時調整自己的腳步,朝著更專業化的方向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