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風土養一方人——談北門社大經營權風波
作者:林吉洋/鍾理和文教基金會研究員
台南歷史悠久的北門社區大學團隊,在12月5日招標評鑑結果落敗於一所私校,原有團隊失去承辦資格。對社大人而言,自1999年起以「解放知識、推動公民社會」為宗旨社大理想,如今可能淪為私校退場機制的犧牲者,是何等諷刺。
更有耳聞,有意問鼎下屆百里侯的初選候選人,為了爭取私校董事會力量支持而介入這場經營權爭議的傳言,在地方上甚囂塵上。
如果這個結局不可逆轉,北門社大經營權將改由私校接手;既有師生、地方人士共組的經營團隊將瓦解重組,新接手的私校即便進場,卻也未必能夠贏得社區與地方的認同,結果有可能市府、私校、既有團隊三方皆輸。
這並非是一起單純的招標評選制度問題,更是未來私校退場危機裡所有利益相關方必須面對的問題。如同社大全國促進會理事長謝國清所言,社大不只是一個政府工程標案、不只是一所傳統意義上的學校,而是扎根於社區,承擔提升公民意識、深耕文化的永續社會工程。
為了理解一所社大如何從土地與苦難中生長出它的獨特性格,我選擇從歷史的角度來談談北門這塊土地的命運,與北門社區大學根植於風土的辦學風格。
倒風內海與烏腳病
北門地區傳統上包含曾文溪北北門、將軍、七股及學甲、佳里、西港共六區,歷史上屬於倒風內海的一部分。1731年,人稱「青瞑蛇」的曾文溪改道,倒風內海淤積而成為今日的陸地。
現今仍可在此見到潟湖地形形成的天然鹽田,成就發達的養殖業,南部人餐桌上的虱目魚即產自本區。北門也有南瀛著名的王爺信仰中心「南鯤鯓代天府」,「鯤鯓」指的是巨大的魚,稱為「海翁」的鯨魚,傳神形容內海裡浮現的沙洲。
即便滄海桑田,淺層土壤仍含有大量鹽份,居民不得不鑿深井取水,井水甘甜可口,然而不久後卻出現怪病,一部分村民們的腳趾、手指開始發炎並呈現暗黑色,嚴重者潰爛脫落,最終只能以截肢阻止蔓延。
1960年到1986年間,這個怪病被稱為「烏腳病」,從三歲小孩到八旬老人,無數人被截肢,截肢者的殘生僅能依靠著義肢或是簡便的竹椅來移動生活。這個烏腳病的難題後來被醫學界研究發現,烏腳病的關鍵在於水,原來是甘美的深層水裡高含量的「砷」引發病變。
北門街上的烏腳病紀念館,是由當年出面招募義診資源的基督教芥菜種會改建而成,而對面就是當年行醫治療的王金河醫師診所。必須一提的是,當年跟王金河一起醫治病患的人,還有每周從南投埔里開車到北門為患者動手術截肢的謝緯醫師,謝緯醫師最後在奔波途中不幸車禍喪生。
鹽分地帶文學與吳新榮醫師
這塊富含鹽的土地,除了見證台灣西部海岸陸化的歷史,艱困的生存環境也孕育出堅韌的人文性格,在日據時代促成一支旗幟鮮明的文學運動流派。
1907年,佳里誕生了一位著名的醫生、詩人與社會運動家——吳新榮,他眼見日本殖民政權壓榨底下農民生活貧苦,憤而矢志以文藝啟蒙民眾,吳醫師號召一群熱血知識青年,在北門佳里地區發起「青風會」,倡議積極介入社會改革的文藝理想,台灣文學史稱之為「鹽分地帶文學」。
吳醫師深刻感受鹽分地帶因土地貧瘠而缺乏生產條件,年輕人大多遠走他鄉謀生發展,因此希望透過文藝運動振興地方,深信文學應當根植於土地與生活於土地上的人民的聲音。文藝的作用在於擴大影響力,加深力量,最終的理想仍是朝向社會改革。
風土的醞釀需要漫長的時間,人們克服困難找出適應環境的生存方式則形成價值觀念,透過生命的持續繁衍而造就「鹽分地帶」堅韌又含蓄的獨特性格。憑藉鹽分地帶的風土人文作為舞台背景,蔡素芬寫下震撼文壇的《鹽田兒女》。
海風也鹹,日頭也毒的鹹土地上,是土地的故鄉,也是人情的故鄉
──鹽田兒女的歡愁瀰漫其間。
鹽田地帶也是悲情的海岸
這一塊鹽分地帶也是悲情的海岸,由於土地貧瘠、人們生存不易,隨著北側的六輕填海造陸毀去自然海岸線,大財團們也覬覦這遍布潟湖濕地的海岸線。
1994年東帝士、燁隆集團在佳里設立「濱南工業區聯合開發籌備辦公室」,推動濱南案建廠遊說工作。
開發案迅速讓地方分裂成兩派,支持一派希望財團投資能夠將鹽田魚塭改成石化廠、大煉鋼廠,讓出外打拼的年輕人能夠回到故鄉。反對一派認為未來未必會如同大財團們許諾的願景那般美好,而更可能是失去故鄉原本的自然生態,換來永劫不復的環境傷害與污染公害作為代價。
烏腳病的記憶—那些截肢而被迫拽著竹椅前行的人們,居民又想起了恐怖的怪病,直覺讓人們驚醒絕對不能夠讓公害噩夢重新再來。濱南案在地方、環團與時任立委蘇煥智合力奮戰13年後,濱南案預定場址由當選縣長的蘇煥智劃定為台江國家公園,濱南工業區開發案宣告無望。
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代面對環境破壞與公害污染的擴大,南部的環保力量因面對共同的命運而迅速相互串連。為了提供濱南工業區配套用水,經濟部以高雄都會用水吃緊為理由,宣布美濃水庫興建計畫。
南方的綠色運動者意識到一個嚴峻課題:在工業擴張任意掠奪自然資源的結構下,沒有一地的環保運動可以獨善其身,因此反濱南與反水庫運動相互匯流,成為1990年代的南方綠色革命的其中一股力量。社大追求的知識必須保有對土地與文化的覺察能力,如社會運動者一般敏銳,卻又保持好奇心與開放態度。
北門社區大學的誕生與南方綠色革命
濱南案是90年代政治與社運聯合陣線的一次經典案例,蘇煥智憑藉著環保清新形象當選台南縣縣長寶座,地方盼望這一股環保意識能夠繼續留在北門七股地區深化基層,再配合90年代末社區大學運動方興未艾,促使北門社區大學誕生。
北門社大的第一代創始者如同其他早期的社大團隊,由社會運動者轉進社大跑道,也為社大留下許多運動基因。加上1999年921震災後,社區運動重心轉向農漁村,社大成為運動者對抗文化霸權,前進基層蹲點的「陣地戰」,陣地戰是葛蘭西對抗資本主義意識型態提出的想法,是社大早起很重要的戰略構想。
北門社大擁有環境運動的使命感,一開始就確立起守護海岸、傳承鹽份地帶文化的自我認同,這是一所社大無可取代的基因。
北門社大持續監測海岸線倒退的問題,連續十年展開固砂行動,還組織「環境工作假期」,讓參與者劃出一個數平方公尺的框框,然後檢視垃圾的組成,讓參與者反省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藉以減輕垃圾的消耗量。
北門社大更以友善養殖的生態社區為目標,與社區合作推動「漁夥協力部落」,利用魚塭認股制度發展永續養殖,以低密度、低設施、低管理的生態養殖,實驗可行的未來永續漁村。北門社大與篤加社區合作漁夥部落生態養殖計畫,透過股東制度支持社區產業,並且讓消費者與生產者連結,嘗試打破資本社會的消費模式。北門社大與社區共同發展出在地小旅行,認識漁村牡蠣產業的養殖,接觸在地知識與環境變遷。很可惜,當年與環保運動一同守護海岸線的政權如今已經形同陌路。
社區大學的知識建構於在地文化的關懷
社大運動發起人黃武雄老師所說: 「社區大學是眾人合力灌溉出來的一朵奇葩。」社大關注人與環境的課題,透過長期累積,在日常課程互動中發揮潛移默化,在社會體系最基層扮演培養土壤的角色。
社區大學獨特的價值與行動意識,各自開展出適應風土環境的人文性格,並關注在地的重要議題,長時間陪伴社區成長,這正是社區大學與常規大學最重要的差異。
社區大學的知識系統與常規教育有著顯著的差異,社區大學所產生的知識根源於反思,而非正規學校裡面提供的標準化「套裝知識」。
社大追求的知識必須保有對土地與文化的覺察能力,如社會運動者一般敏銳,卻又保持好奇心與開放態度。將常民生活、風土與環境的變遷,透過課程辦學的模式,轉化為值得記錄、深究的思辨課題。
很可惜,當年與環保運動一同守護海岸線的政權如今已經形同陌路,我還記得,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社大還在為了公共議題能夠參與多深而辯論不休。如今或許社大的老朋友們也該覺醒,接受體制資源支持的社區大學,終究必須還須為維護自主發展的道路而奮起。
這使我再度想起吳新榮提出的「鹽分地帶」文學的理想主義:
同志呀要前進!鹽分地帶是我們的故鄉,讓真理的花朵,來開在這塊荒野上。
——節錄自吳新榮〈歌唱鹽分地帶的春天〉,1935。
(轉載自鳴人堂: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096/288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