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昕怡
宜蘭社區大學有位住在山上的「陳大哥」,每天騎著機車奔波一百多公里,風雨無阻,為的是到社區大學「拼知識」,他今年65歲,叫陳永川。陳永川說,他年輕 的時候是「拼經濟」,因為他有六個孩子,供應孩子讀書,一路到大學畢業,對種田兼作雜貨生意的的他而言,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陳永川感嘆的說:誰叫我沒唸大學?只好出賣勞力囉!陳永川的父親是台北縣三芝鄉人,16歲就隻身到宜蘭南澳鄉來開墾,陳永川本來有機會考大學的,奈何天不 從人願,他從羅東高中畢業要參加聯考那一年,剛好偏偏碰上八七水災,交通中斷,無法上台北應考,那個時候,除了自認倒楣,你還能向誰求償啊?如今孩子都長 大了,各有自己的事業,家裡的生意也可有可無,無須再「拼」了,老婆和孩子也都鼓勵他再度學習,人家是「上山求道」,他毅然決然「下山拼知識」,把生意交 給老婆照顧,他每天從居住的山地南澳鄉,騎著機車,到羅東、宜蘭上他年輕時無緣一窺堂奧的「大學」。大概是為了彌補年輕時沒唸到大學的遺憾吧,陳永川一天 要上三所大學,他每天清晨看電視上「空中大學」,早餐後,騎著機車沿著風光明媚又驚險無比的蘇花公路到羅東鎮,趕上九點在基督教「松年大學」的課,然後晚 上六點又趕到宜蘭社區大學,教室還未開門,他經常是第一位出現在辦公室的學員,也是最後一位回到家的學員,因為等他下了課再騎2小時機車回到南澳鄉山上的 家,通常都已經晚上11點半了。
雖然孝順的兒女買了一輛轎車給他代步,但是蘇花公路砂石車多,車行又慢、轎車難以超車,所以他還是喜歡騎著機車,陳永川說:機車超車方便,才不會耽誤上課 時間,別看他65歲了,騎起機車還是神勇得很!陳永川在宜蘭社區大學已經上了五個學期的課,從89年下半年起他已經修過26種課程,他上起課來認真無比, 年輕人都自嘆不如,每一堂課所做的筆記密密麻麻,室內課程、室外參訪,無一掛漏。這學期他修了八門課,奇怪吧?星期一下午在大進社區分班上「彩繪藝術 DIY」、晚上在宜蘭校區上「建築藝術欣賞」、星期二晚上是「歡喜來做客(客家語班)」、星期三晚上是「建立競爭優勢談管理」、星期四晚上「宜蘭巡禮」、 星期六下午上「老子」、晚上則是「莊子」、再加上一個自主性社團「噶瑪蘭文化研習社」經常星期日外出實察,這樣忙得過來嗎?陳永川說,沒問題,他都是利用 每天下午的時間寫作業與心得,晚上回到家裡,洗完澡就上床睡覺,因為第二天還得六點前起床看電視教學,每晚睡眠時間至多五個半小時。他說,這兩年多來所累 積下來的一大疊筆記與作業,想請中文系畢業在當老師的女兒幫他整理集結出書,這是他「拼知識」的初步成果。
陳永川對文學也極有興趣,先後曾經上過羅業老師的「寫作與文學欣賞」課,還參加過「寫心班」及「寫作社團」,心血來潮時就來一首打油詩,譬如他經常在蘇花 公路來回奔波,有時是雲霧迷濛、風雨交加,他就說「有時黑雲罩矇霧,天黑風高雨淋漓」,但是他就勉勵自己「甭驚風雨路歹行」(台語);有時天氣晴朗,他就 說「群星作伴,明月一路伴我到家門」。陳永川能夠同時讀三所大學,在社區大學同時修八門課,問他累不累?他爽朗的回答:不累,這要歸功於少年下田耕作幾甲 地、幹殺豬行業20多年、平時有運動、在加上堅忍的個性,才能應付這麼遙遠路途的奔波、以及這麼多的課業,「少年拼經濟」、有一點積蓄,現在要「拼知 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