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忠華
深化社區大學發展的三個方向在宜蘭舉行的第三次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已經圓滿落幕,此次參與人數盛況空前,同時又有多位政府首長及國外知名學者共襄 盛舉,將是社區大學運動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而這次大會標舉出「從普及到深化」的主軸思維,反映了主辦單位對社區大學這三年來發展形勢的反省,社區大學剛 剛成形的階段,注重的是理念宣傳與模式推廣,由於內在條件和外在環境的配合,使得社區大學的正當性受到肯定,並在民眾的歡迎下迅速成長,令國外學者在參訪 過程中嘖嘖稱奇。經過了一天半的研討,與會人士對於如何「深化」社區大學未來的發展,廣泛地交換了意見,也獲致諸多共識,接下來便是更進一步落實「深化」 任務的時候了。個人認為全促會和所有社區大學可以有三個共同的努力方向:第一個應該深化的層面,是改善「教與學」的技巧與內容。
社區大學兼負著學術普及化、生活化的理想,可是許多非常好的課程和講師卻無法吸引學員選課,這絕對是莫大的損失。造成這種遺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不少 學術性的知識缺乏較通俗化的教材,還停留在「套裝知識」的思維模式中,使得學員們望而生畏,無法打通教與學的管道。如何既能維持學術性課程的品質,又能提 高選課率,是一種高難度的挑戰,但我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不斷改進方法,社區大學深化民眾學習內涵的目標終究能夠達成。第二個深化的方向,是拓展與在地社 區的互動。社區大學做為在地的學習中心,可以善用各種社會資源,讓原先分散的人們,自由但有共同願景地結合在一起。
尤其是社區大學的社團課程,已經有非常精彩的成就,形成不容忽視的社區營造的一股力量。社區大學立足在每一個具體的社區,它讓學習活動和愛鄉的感情能夠充 分融合,不過,社區大學也像一扇窗子,讓人們得以超越狹隘的私領域,進入到更寬廣的公共領域,學習如何與不同階級、族群、性別的同伴相互理解、尊重乃至合 作的能力。這也是教育改革和社會改革接筍的不二法門。最後,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深化條件,是社區大學急需儘快的「法制化」,否則難保不會開始變質。我們欣 見教育部在全國研討會後,很快地作出回應,表示將積極修改「終身學習法」,解決定位、法源及認證問題,為社區大學舖設一條繼續前進的軌道。我們一向認為社 區大學應有資格比照空中大學發給學習文憑,,因為辦學者增加了此一誘因後,方有可能訂定修業的相關學則,包括修習學術性課程和社團課程的比例,而各社區大 學規劃的種種學程,也才能發揮功能,有效地幫助學員們開發個人的學習潛能,達到終身學習及探索知識的效益。總之,在全球化的衝擊下,社區大學若能既普及又 深化,對凝聚鄉土認同、提振文化水準應該有很大的幫助。對於這樣一個具有多種意義的學習機制,我們期待「得道」能夠「多助」,讓社區大學在政府和民間合力 改善經營條件下,能持續地自我超越,創造更多的教育機會,並使得公民社會的理想一步步趨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