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與社大:對新國民生活旅遊的想像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楊志彬
凡參與了十八屆社大全國研討會生態旅遊見學,或者「環境教育到社區根經濟」分組論壇的朋友,想必對屏南社大與屏科大陳美惠老師長期經營,打造部落生態旅遊的經驗留下深刻的印象。屏東的部落體驗非常美好,而更添魅力的是社區的故事。以生態保育、環境永續為核心價值的在地生計經濟透過社區總體營造,一步步隨著社區調查、解說培訓、部落公約、公益回饋、長期監測、無償巡守等集體的努力,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當先發部落的經驗成熟之後,又透過部落之間的合作,帶動新手部落,並透過資源整合,強化生態敏感區域的遊客總量管制,以及區域經濟的利益共享。這些發展,過程歷歷令人讚嘆。我們在今年所規劃的生態旅遊見學路線呈現給大家的,便是陳美惠老師與屏南社大經營多年的台26線與台23線生態旅遊廊道的成果。
由生態旅遊發展在地根經濟的屏東經驗對於全國的社大有很豐富的啟發性。
首先,社區大學有「見學」的傳統,鼓勵社大師生走出室內與靜態教學,投入自然山川的懷抱,踏訪環境人文聚落組織。透過訪察、觀摩,把田野當作教室,在親身走訪中,學習者與社會同時發展了多重的情感交流與社會連結,「見學」除了是一種教學方法的選擇之外,也是一種接地氣的態度。我們不妨樂觀想像,積極引導,讓全國83所社大,上千門課程師生及其家庭透過「見學」的熏陶,如何發展成注重學習、文化欣賞、浸潤於生活之中的在地旅遊風氣。
其次,社區大學可以透過社區營造的陪伴以及社大地方學的建構,與社區共同合作,打造有助於優質生活旅遊的社會基盤。社區大學及其社區分班長期累積的社區學習網絡可以轉化為遍佈各地,友善好客的在地節點,在節點上很容易尋覓資訊,推薦在地達人、地方美食、社區故事、私房景點。每個社區節點之間也可依其意願,發展類似台23線、台26線的生態旅遊廊道合作模式。
以上的想像,不僅看重經濟的需求,更是一種透過生活旅遊帶動風氣、重塑生活文化與重現地方價值的期許。
延伸閱讀
日本里山專家參訪台24線原鄉部落 看見台灣里山精神
(PeoPo公民新聞 程德昌報導)https://www.peopo.org/news/315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