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過去四年被列為特優生的台北市萬華社區大學,突因台北市調查局調查萬華社大帳務問題案子尚未起訴教育局委託查帳的會計師簽證報告也查無重大異常的情況下,在今年三年期滿將續約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被台北市教育局以評定乙等為由,去函萬華社大不予續約。
民間社區大學的緣起及精神
自1994年在民間教育改革的風潮開啟後,1996年起,也醞釀了成立社區大學成為新社會力的契機,1997年底黃武雄教授「社區大學芻議」一文喚起了關心教育的社會菁英及社運團體和青年啟動了社區大學運動;黃武雄教授並在「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一文,供日後辦社大的參考,並以此文傳達出社區大學的精神與心目中的藍圖,有別於成人教育隱含著菁英思維使社會對於成人學習體系仍停留在補習教育或技藝休閒教育等,社區大學強調公共性、通識性與根本性,以啟發學員從經驗知識中開拓公領域、培養問題分析和批判思考能力。
社區大學地位被嚴重忽視
社區大學自2003年成立「終身學習法」後始有法源依據,但在此「搭便車」的立法過程中,社區大學被列在「非正規學習」的位階,也並無社區大學的專章,已成立十餘年的全國社區大學規模及努力來說,實有從新檢視,或另立「社區大學設置條例」的必要;社區大學的層級及位階太低,從中央政府教育部由社教科管轄全國八十餘所,二十餘萬人學習人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由社教課管轄,人力及資源配置也明顯不足,此外目前社區大學尚無獨立法人資格,無法獨立發文,談永續及長期在地經營實為天方夜譚。
自1998年在台北市成立第一所社區大學後,社區大學的成立辦學多以「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為重要宗旨,15年來,我們看到全台灣各地社區大學,以環境保護、環境教育、河川守護、建構地方學、社區關懷、審議民主、公民素養、農村議題、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公民記者…等除了社區大學為外界僅視為成人終身學習的機構外,實質默默的在各地進行社區紮根及公民素質提升…等建立台灣可傲視全球的軟實力,業已成立12年的萬華社大,也是在認同黃武雄教授的理念下承辦社區大學,除了以課程、社團及志願服務等方式經營在地艋舺文化、新移民女性及多元文化課程、附近雁鴨公園的環境守護等工作,對萬華地區長期的耕耘已深植人心,驟然不予續約,將影響多年來賴以為生的講師及已建立良好學習社群網絡的學員,另方面,由所在地「龍山國中」接管的處理,也打亂了原本行政團隊短、中、長期的校務經營及規劃,並未顧及廣大教師及學員多年來與行政團對建立在萬華社區的工作默契及革命情感,這需要經驗的累積及熱情凝聚的力量不容小覷,還請台北市政府在勒令萬華社大交接前三思。
社區大學的經營,雖擔負社區經營、關懷社區、參與公共事務的使命,但是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教育資源持續被邊緣化的情況下,將使十多年來為社區大學努力的行政團隊、工作人員及講師、學員看不到未來發展,社區大學過去十五年的努力也將是曇花一現,台灣成人教育的軟實力也將不再是外界紛紛來取經的對象,還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各界共同正視及解決全國社區大學面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