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圖騰頭巾、鮮色防風外套,在多所社區大學及荒野保護協會推動溼地保育課程的陳德鴻老師,總是充滿著高度的行動力和對生態教育的熱情,專職投入台灣溼地 保育工作已經多年,半路出家卻一頭栽進,長年付出使他因對自然生態及公民參與行動貢獻獲得今年度十大POWER公民獎,在「全民新動力」網路節目中,陳德 鴻老師也與網友們一同分享這一路來的心路歷程。
原本主修雕塑美術,陳德鴻老師特別受到自然中美學的吸引,曾大量累積攝影紀錄台灣自然生態之美。在某次機緣之下,得知宜蘭在擁有許多珍貴的水生植物物種的 雙連埤濕地已成私人資產、且地主欲開發為有垂釣等休憩功能,還放養家禽、吳郭魚等外來種,將造成這個重要的濕地環境的嚴重破壞,於是集合眾人之力擋下、搶 救、移植關鍵水生植物,雖然至今尚未完全恢復雙連埤的原始生態樣貌,卻也使雙連埤溼地得以保留成為公共自然資源。
經過此搶救過程,深感濕地保育重要性的陳德鴻開始投入台灣溼地的保育工作,不斷宣導溼地作為「生命網絡的啟動者」的重要。「因為人為的開發過度,使原本不 被利用建設的溼地也開始被破壞,」陳德鴻老師說,「但是溼地是許多物種維生之處,例如螢火蟲羽化前結蛹就需要溼地的環境、定期來訪的候鳥也需要溼地作為長 途遷徙、補充能量的棲地。」
進入社區大學開課後,陳德鴻結合學員、結合志工夥伴,共同成為守護台灣溼地的實踐力量。他希望提高學員對生態的敏銳度,超越一般被動訊息和媒體的觀點,意 識到生活周遭的議題都與未來生活關係密切。「現代人擁有一個溼地是幸福的」,他帶著學員參與士林社大溼地園區、陽明山夢幻湖等地的維護實作,堅持學員必須 「從知道到落實」、走出教室去實踐,不管是清理外來種或是導覽解說,他希望學員體會到自身投入實踐的使命意義與幸福感。
場陳德鴻老師也回應網友提問:他說身為溼地環保工作者,必須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簡單,遇上工作的瓶頸也積極充電,「最重要的回饋是看見環境確實改善了」,這其中也包括學員、志工們越發積極的投入,「知道越多,就越不能抽身離開」,這就是陳德鴻老師不斷強調的實踐的重要性。
現在陳德鴻老師也開始帶領小學生投入,自小培養向大自然學習以及環境保護的概念,並持續在士林、新莊、中壢等社區大學以及荒野保護協會開課。因為興趣和熱 忱投入,陳德鴻動手去做,維持謙卑、不斷學習的姿態感動了很多人共同加入溼地保育,也期待這樣平凡中見偉大的努力能成為更多人的學習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