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第12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 活動報導
第十二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於7月26日起在內門辦理,來自全省各地關心農村教育的夥伴們一起在這裡共同生活四天,感受農村的生活,研討氣候變遷對環境的影響,試圖找尋一種適應自然的生活方式。
本次的主題是「氣候變遷與聚落適應」,邀請來自香港的PCD工作者吳美玲,分享轉型城鎮的案例,這項運動的發起主要是透過在地行動者的串連,凝聚社區共識,研擬社區的改造計畫,降低對外界的依賴,首先由英國發起,之後發展到全球。除此之外,美玲老師以字卡帶領大家討論能源危機,以及目前可做的方案,希望節能減碳的概念,能夠成為社區轉型過程中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目標。
中華低碳環境學會理事長提到「海綿城市」的概念,這是一種讓城市轉變為能夠吸水、過濾空氣、過濾污染物質的超級大海綿,讓城市達到降溫、防洪、抗旱、捕碳的效益,讓氣候變遷中的台灣,能夠永續發展。
此外,邀請江益璋老師分享德國能源村的經驗,由哥廷根大學的研究計畫支持,是德國第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農村,團隊中編制了一位心理師,協助處理執行過程中的衝突事件,這在組織編制當中是相當特別的一項規定。台灣的能源村則是東華大學的研究計畫支持,由蔡建福老師帶來花蓮鳳林能源村的發展過程,從種植向日葵、篦麻子提煉燃料油,目前還在發展中。還有,大地旅人的經驗分享,學習在地智慧,透過大自然中的生態循環,回歸自然的生活。
當然,很重要的是體驗農村的生活,工作人員貼心的將學員分組帶領大家住在不同的農家,同時跟著農家生活一天,感受農家的真實生活,包括天還沒亮就要起床工作、獨居的生活、農事照顧的過程、農產銷售的無奈、農作加工等等。一日的農家生活,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很新的體驗,我們覺得辛苦,但農家卻是天天如此,有了這樣的經驗,在享用午餐的同時,更珍惜大地以及農村所給於的資源,在探討氣候變遷的過程中,也更深刻體會大自然的力量。
明年村工作坊將持續辦理,也邀請全國社大工作夥伴共同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