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大人們到底在吵什麼?
謝國清/全家盟12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
前些日子問兩個孩子「日治」與「日據」各是什麼意思?向來心直口快的女兒回說:「日治就是日本統治,日據就是日本佔據」,我進一步問:「佔據之後不就統治了,那媒體上吵課綱,到底在吵什麼?」兩個孩子頓時無語,我接著指出「佔據」是不是有「強佔」的意味?我們把一家分公司主動讓給別人管理,跟別人把分公司搶去管理,是不是有所不同?兩個孩子不但頻頻點頭,而且馬上回應「台灣是因為馬關條約割讓出去,並不是日本強佔所得,所以用日據顯然是奇怪了點!」後來把相同的問題問了一些親友,反應也都差不多!
會想問旁邊的親友這個問題,是因為在課綱議題紛紛擾擾之際,巧遇一位在大學教書的老朋友,他說他問了許多學生,幾乎沒有學生了解「日治」跟「日據」的意涵?那麼高中生又如何能理解它們的差異呢?所以他非常不解為何要爭吵這個議題?而不是應該把力氣放在提升孩子們對文字的理解力,以及如何培養他們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上頭嗎?
可悲的是,大人們往往想把自己承受過的經驗,或自己所認知的內容,讓孩子們牢牢記住,也許有一邊的人希望孩子們永遠記住邪惡的日本,另一邊人則希望孩子們記住那可惡的中國人,如果有一天跟那些邪惡或可惡的人做生意、進行學術交流時,可得小心注意喔!不過那應該是杞人憂天吧,現在孩子的資訊管道多如牛毛,資訊能力更是遠超過那些古代人,當與他們有利害關係的事情發生時,自會判斷如何與國際人士交往,但偏偏所謂國家課綱或因其所編寫的教科書,將可能成為國際大笑話,而使得孩子們在面對國際社會時矮人一截。也許那些堅持己見的人,只是想透過教科書反應所謂的「史實」,可是就算過去教科書上所記載的每一段中華文化的歷史,不也都有不同解讀的文本出現嗎?而當時讀些教科書的古人們,從中又得到了什麼?對某些人來說,說不定還有反效果。
因此,當國家訂定課綱時,應該回歸到底我們想教育出什麼樣的未來公民著想,而這種著想是除了最後的課綱內容外,那個過程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每個孩子都瞪大眼睛看著大人們的作為,通俗來說就是身教與言教,如果大人那麼輕忽程序的重要性,或大人只顧著在教科書中放進自己所認同的史觀,那我們又如何能期待教養出未來優秀的國家公民?教育部及國教院提出12年國教總綱時,標舉著偉大的「核心素養」又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