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顧】扳回地方的元氣—
16屆社大全國研討會分場論壇 對談筆記
主持人:台南藝術大學建築所 曾旭正教授
與談人:新營社大 張文彬主任
三鶯社大 張光驊主任秘書
清水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蔡佩如總幹事
鳳山社區大學 李澄安主任
回應人:清大社會所 陳瑞樺教授
高師大客研所 洪馨蘭教授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處 郭翡玉處長
曾旭正教授引言:城鄉人口空間分佈二極化,農鄉小鎮的活力正在削減!
面對台灣人口空間分佈的兩極化,大部分人口住在都會,少數人分散在廣大的鄉鎮。空間布局隨著城鄉關係的傾斜、調整,整個農鄉小鎮的地方活力正在削減。 最明顯的例如台南的社區大學就分散在這些鄉鎮間,那麼在地的社區大學怎麼去面對這個狀況呢?
例如我居住在下營,父親叫我去買條褲子,走到街上看,幾乎服飾店都快凋零。然後最多的是飲料店,診所、眼鏡行,明明知道電器街上比網路上貴了一兩成,鄉下的老人還是會在街上買,因為維修方便,而且售後服務更有人情味。
城鄉的生活型態差距,會影響到幾層關係:人跟土地、人跟人、人跟自己的關係,這些累積構成社區裡面的生活。例如,人在一個社會網絡豐富的環境,其實是相對安全的,但是人在一個疏離的環境裡面,比較可能出現風險。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張文彬主任:縣市合併後農鄉小鎮的活力逐漸喪失,現在應該提出來討論!
農村的問題在社大討論蠻多的,這一次希望把討論的焦點尺度放大,討論在農鄉小鎮的角色,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提出來? 例如每個鄉鎮都有區公所,以前鄉鎮長是選舉出來,現在是縣市長直派。縣市合併後對農鄉小鎮的生存發展有什麼影響,其實現在應該提出來討論。
另一個問題就是區域概念,一個地方生活圈的想法,例如新營旁邊的白河、後壁跟新營構築一個整體的生活圈,可能就是不可避免的與鄰近鄉鎮服務機能相結合來看待。
第三個問題是新北跟桃園存在的問題,例如蘆荻社大所在地以前叫蘆洲鄉,現在叫做蘆州市,從鄉到市的變化,整體地方社會構成的改變,以前跟現在面對的問題恐怕都不一樣。
張光驊主任秘書:三峽的地方性正在崩解,維持住地方性是在地社團的承擔!
三峽是個像淡水的古老小鎮,人口幾乎都是世居住在這裡,卻因為台北大學城開發,帶來很多新興人口,這種新舊人口組成的構造改變,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這是我們關心的。
現在城市發展背後的邏輯是功利主義,這種追求發展的方式很快可以看到效果,但是這些傷害跟影響是很大的,而且永遠不可能再回復。
以前參與三峽老街的保護工作,整個保護價值推動過程中,雖然老街保留下來了,但是他的功能只剩下觀光,居民都搬走,房子出租給商店,只剩下觀光客,提供在地居民的生活功能都失去了。
但是桃園大溪老街那邊就不一樣,還保留了很多的生活機能,假日很多老店都休息,但是人還是在那個空間裡面,你走在大溪老街上,還可以看到街上還有人在曬菜干,從老街的生活樣貌,就可以看到整個空間的改變發展過程。
有一陣子,三峽新舊居民對立很強烈,因為大學城來的居民很會爭取權益,把殯葬區趕走、把夜市趕走,但老居民就會覺得「你們怎麼會這樣?」。大學城搬來的住戶被稱呼是天龍國來的人,社區大學這時候扮演一個介面,辦了很多活動讓大學城居民認識在地的文化與特色。
地方學對地方的發展很重要,把一些提昇地方生活真善美的傳統保留下來,用一種社區營造的方式經營下來。三鶯社大裡面投入這個工作幾年,體認到有機的生活環境,還是需要友善對待生活環境的平台,社區大學就是扮演這樣的角色。
再舉個例子,台北大學城規劃環境時候,用很專業的方式規劃,但是沒有用地方學的方式規劃,所以要連結到地方的時候,因為不理解地方而作很多奇怪的規劃。當初鼓勵造城,所以容積率給的非常高,但是生活的價值很不一樣的,當初大學城旁邊有一個很漂亮的水圳,為了大學城造鎮計畫,就把水圳拆掉填平,非常可惜,水圳是水走的路,對地方的氣候調節扮演重要功能。
大學城的規劃超高建築,一堆大樓其實把空調開一整晚才能睡得著,造成高耗能的惡性循環。但是三五公里外的老鎮,可能風扇開到十點就可以入睡。一條水圳其實是城市的空調系統,在防災跟氣候調節上會讓生活環境更好,也會更安全,當時沒有能保護下來很可惜。
西方的民主運動是把空間、生活環境問題一起面對。但是台灣只有人的民主,沒有環境的民主很可惜。我期待社大工作者應該扮演社區有機的知識份子,把我們任何一個個人放到地方,就是要融入在地,去思考在地的未來。
主持人曾旭正:都會週邊的鄉鎮都被吸納到都會城市生活,其實這些邊緣鄉鎮不會變成新的核心,失去自己地方的特色,反而是更邊緣化。
(三峽台北大學城吸引龐大外來人口,與原先三峽居民的生活型態形成巨大差異。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蔡佩如:來自都會單一邏輯的市府團隊,在治理多元的地方社會,其實思維的差異很大!
2010年台中縣市合併之後,鄉鎮市變成區,我們觀察幾個現象,第一是地方自治的質變,公所跟區長角色變化很大。原本鄉鎮長是地方自治的代表,通常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現在卻變成一個九職等的公務員,對地方的認識有限,沒有選票考量,也不會很積極參與地方。
現在的區長,沒有人事預算全,沒有財源仰賴市政府,沒有民意基礎來跟市政府相抗衡,成為市政府的應聲蟲派駐機關,地方社團要開會,他就不一定來。
另一個變化是,里長講話越來越大聲,成為取代區長,成為真正的民意代表,里長可以越過區長直接找市長,因為市長有選舉考量要固樁,還是要尊重里長。另一個是市議員的變化,市議員講話也越來越大聲,手握預算權,市長還是要禮遇。
那我們會想,到底區公所到底是市長的區公所?還是區長的區公所?居民的區公所在哪裡呢?
來自都會單一邏輯的市府團隊在治理多元邏輯的地方社會,其實思維差異很大。都市來的團隊,可能就以經濟開發為正道,比較不會去管地方歷史與生活脈絡。但是原本的台中縣政府,可能就不會這樣思考。
都市來的市政府就很喜歡辦活動,而且找一些廠商來辦,為了場面跟版面他們就會去找公關公司,而不是長期的深耕、營造能夠留存下來的事務,常常是活動結束、預算花完就結束了。
另外一個現象是市政府跟建商的關係變得很好,市府辦活動,建商就來贊助活動,所以活動就是免費的,所以市民就被養壞了。市政府把預算編給公關公司,公開招標很簡單,公關公司辦活動不只免費,還有抽獎摸彩,那民間團體辦活動的資源就被排擠了。
市政府不用花時間跟地方社團溝通,看起來好像比較有效率,但是接觸不到比較在地的心聲、以及一些進步性的提議,這種資源使用方式很可惜。
現在的台中市就在拆古蹟,還有市政府很喜歡把路開到你家,加速城鄉落差,現在國道四號開延伸線路,十分鐘的路市政府還是要開新線,開設道路的就是經濟思維,可能土地會增值,建商跟地主很高興,但是卻犧牲每個地方的獨特性。
很多活動就像是建商廣告,市長變成店長,每個地方都在找人潮錢潮,都在搞那種「大宅門」噱頭的土豪式宣傳,這樣去大陸比較好招商,把地方特色變成符號,只看到口號,沒有看到人。例如市府要蓋一個媽祖神像12億,還要蓋白海豚館、結果只有塑膠跟水泥白海豚,這種開發思維,其實才是在傷害人文生態環境。
如果要比較扎根、地方社團一定比市政府更瞭解在地,我們願意花時間作深入的調查研究,我們才不會打帶跑。地方社團還有串連一個有機的地方網絡,我們各種文史、生態各種團體都串連起來,而且長時間的投入在地特色創新,地方社團也不想被政府的預算綁住。
曾旭正:縣市合併後,鄉鎮一級行政區的弱化變成市政府的延伸,台中市已經習慣房地產的開發模式。房地產的廣告都很虛幻,取一個案名叫做「大宅門」,其實裡面的價值很空洞。
(圖片來源:網站搜尋)
李澄安主任:大興土木營造現代化意象、卻找不到地方特色與核心價值
有人形容高雄縣市合併,就是高雄市把高雄縣吃掉。每當我騎過縣市交界,最常看到的景象就是舊高雄縣在大興土木,弄的漂漂亮亮。合併之後,縣的部份還會吵一吵罵一罵,現在變成區公所之後,很多建設其實都是市政府作主。
大寮區公所現在跟鳳山社大正在洽談合作,希望透過社大的課程與社團經營,把地方在地的特色營造出來,所以我們去開發各種社區內的產業特色。例如遊艇製造產業,就成為一種大寮區在地的產業特色,如何透過調查與重新建構成為一種地方的文化特色,這是一門學問,也是社區大學參與的施力點。
(圖片來源:網路搜尋)
陳瑞樺教授:縣市合併源自全球化時代城市競爭的構想
地方改制縣市合併,形成五都的原因,就是源自於跨時代城市競爭的構想,在人口跟城市規模形成新的都會區域,譬如高雄縣市,台中縣市合併之後,人口規模達到300萬,相當於巴黎市的規模。
台中縣市、高雄縣市的合併,就是把差異很大的行政區,合併在一起。市政府發展國際都會的設想,可能跟既有在地生活脈絡差距相當大。 然而行政的統一,跟生活空間的差異必須明確分開。以城鄉整合協調,而不是變成都會擴張,否則就會變成一群人去淘洗另外一群人。
如果沒有很深刻去構想,則只會新建築,而沒有一種新的城市都會文化。
然而地方社會到底可以作什麼呢?要保存一個地方社會,就要在鄉鎮街區這樣的地方扎根發展,不只是抵抗,而是要打造一種文化,把在地的生產跟消費重新結合,而形成一種新的抵抗基地,抵抗城市的擴張與都會的消費。
沒有這種結合,就會變成只剩下一種懷舊情感的支撐。
明天有一場食農教育論壇,或許就是一種可能,透過食農教育,讓在地的農產品市場,這些分散的生產者,與在地的市鎮居民、在地的工商服務連結起來,重新建立一個生產跟消費網絡,而不用倚靠城市的再分配。
這個或許就是社大發展的一種方向跟思維,還有其他的農村價值實現的可能,可以透過社區大學的課程跟社團來尋找。
曾旭正教授:我們好像有一種恐懼,沒有經濟支持、就沒有發展、然後生活就沒有希望,或許透過一種新發展課題的討論,去尋找農鄉小鎮新的發展可能。
洪馨蘭教授:美濃經驗是一種尋找「從社會運動轉化為社區力量的方法」
美濃有一個比較長時間的反水庫抗爭,從這個時期社會運動的能量,逐漸轉化為社區運動的經驗。從美濃的經驗裡面,我們看到在地其實是有力量的,但有時候在地有時候會忘記自己的力量。 美濃愛鄉協進會從1994開啟的反水庫運動到現在的社區營造,提供了很多社區經驗與累積的基礎,如何延續給社區大學,那是一個很重要的探索過程。
那我在文獻裡面注意到「士紳化」這個概念其實很有意思,士紳化出現在1960年代的英倫,是一種中產階級進入傳統的工人社區,造成生活硬體提昇的改善過程。那我們或許可以去想像,社區大學會不會成為士紳化的推動者?
我們說要扳回地方的元氣,這個元氣是誰的想像?還是說我們要尋找的是一種地方力:找出地方元氣、找出可被重構、建構的地方生活面向?
那回到我的專業,人類學關心在全球化過程中,較小社群適應強勢生活方式入侵的作法。
聯合國有出版一部《2010世界現況》,裡面提到:要改變一個系統最有效的槓桿點就是去改變系統的典範,改變系統運作的共同理念或基本前提。我們以下討論書中提到的幾點方式:
這裡面提到要討論哪些觀念是需要被改變的?如果發展是個議題,那麼什麼樣的發展典範是我們要去追求的目標?我發現學術界的論述典範,其實正在逐漸脫離社大現場。
這裡面面對工業化、都市化和全球化的衝擊,很容易讓人認為台灣農業已全面脈絡或崩解的結論,實際上不一定,台灣的地方社會正在形成另外一種不同的社會形態,地方社會由於選舉文化,逐漸變成黑道治理。
有些觀點認為,即便強調發動歷史事件的縱使看起來似乎是特定個人,實際上也是鑲嵌於歷史結構的系統裡。
當我們發現社大開始有很多慣性、很多工作方法的時候,實際上可能會失去適應能力,面對新的狀況就會不知所措。
國家力量以改善生活為名,但實際上是在加強其對象與環境的控制,成為公然的掠奪土地資源,結果卻變成災難、悲劇。
我們必須預防這種簡單主義的思考,除了要避免國家走向獨裁主義,更要倚靠公民社會,這裡提到第四點危險的趨勢,就是一個軟弱的公民社會。所幸台灣還是有一定的公民社會運動力量。
社大的存在是一種把關,預防人民變成軟弱的公民社會,社區大學絕對不能忽略國家與市場的力量正在侷限社會的可能,我們透過社大的公共課程引導學生關於發展的思考,同時社大也要思考自己與國家的關係。
郭翡玉處長:不要停止跟政府對話,政府擁有的權力跟資源屬於全民共有!
我來到這裡其實是從一個政府部門規劃師的角度提出省思或思考。前陣子的三月學運,對公部門也是很大的刺激思考,政府做事不能一昧蠻幹到底,人民不可能一直沉默。 我也認為民間不要停止跟政府對話,因為這些政府擁有的權力跟資源,其實是全民共有的。
(PPT簡報:介紹環境品質金字塔:文化美學/寧適/環境保護/國土保安)
(圖片來源:公視網站)
提問人葉杏珍(高雄微風市集 顧問):
高雄縣在城鄉交流方面推出了微風市集其實是一個不錯得案例,微風市集現在也成為品牌,而且進一步推動綠色餐廳。但是縣市合併之後,高雄市政府雖然也在推綠色餐廳,但有機小農的菜量其實佔很少。
而且我們在微風市集裡面看到縣市合併後,整個公部門的思考的改變,似乎是比較傾向發包。
以前的原高雄縣社會處,是自己進到社區裡面作輔導,現在縣市合併之後,市政府的思維就變成用發包的方式。發給顧問公司,顧問公司就是把市政府要得量化指標盡量滿足,但事實上並沒有累積,案子結束就結束了。
地方社團不一樣,NGO組織一直在做這些事情,不管有沒有資源,案子結束了,他們會想辦法找資源,繼續來做事情。
(紀錄整理/林吉洋。本文並未逐一與各與談人核對,文責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