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全國社區大學氣候變遷教育推廣專案工作計畫
【 32小時氣候變遷教育課程申請辦法 】
一、目的:
全促會鼓勵社區大學推動氣候變遷相關議題之教育課程與公民行動,引領民眾從關心環境危機、提升風險意識、並學習如何面對轉變來襲的種種挑戰,進而醞釀未來的實際行動。擬徵求全國社大辦理32小時氣候變遷教育課程,以多元面向的環境議題及教學形式,培養公民的環境教育素質。
二、主辦單位: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三、執行單位: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四、執行期間: 自公告日後 至 2015年03月31日(二)止
五、受理申請期間:
2014年12月22日(一)下午5:00前,將申請表E-mail至本會承辦人詹芯佩信箱:napcu13@napcu.org.tw,並撥予電話確認:02-23685136#17。
辦理場次及承辦社大名單將於2014年12月29日(一)於全促會網站公告。
六、合作對象及名額:
1. 全國各地社區大學(以全促會會員社大優先辦理)。
2. 預計邀請10所社區大學,辦理32小時氣候變遷教育課程,每校至多申請1場。
七、執行方式:
1. 課程主題:主題由各社大規畫,但須契合氣候變遷內涵。
2. 課程規劃:總時數為32小時,內含12小時核心課程以及20小時在地課程。核心課程為氣候變遷總論,包括氣變成因、主要影響(海平面上升、極端降雨、熱浪、乾旱…)、減緩、調適等等。在地課程則由社大規劃,內容須契合氣候變遷內涵,突顯在地環境議題特性。
3. 課程型態:鼓勵多元化與社區參與精神,可採取如室內課程、實作課程、戶外學習、參訪、工作坊及體驗活動等不同形式進行。
4. 講師邀請:
(1) 核心課程師資:由全促會提供「102年度全國社大氣候變遷環境教育計畫」中所建立氣候變遷領域課程師資資料庫進行邀約。
(2) 在地課程師資:由社大自行規畫,但仍須經顧問小組會議確認。
(3) 師資聘請建議至少20%以上時數之課程,由通過認證之環境教育人員擔任;亦可聘請計劃跨領域專家學者顧問小組及輔導小組成員授課。
(4) 各區域環境教育師資查詢,詳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站:https://eecs.epa.gov.tw/front/_cert/lecturer_qry.aspx。
5. 招生人數:每校課程總參與人次至少200人次(指所有課程形式加總)。
6. 研習證書:學員全程參與,缺課時數未達20%,頒發行政院環保署出具之研習證書。
7. 課程教案:課程結束後,彙整編製教案1件。
8. 行動方案:課程結束後,產出「以社區為本之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1件,內容包含在地行動策略、步驟與效益。
9. 課程鼓勵以8堂4小時為規劃架構。每場環境教育活動不得少於32小時,可認定為32小時環境教育時數,活動後統一由全促會登錄。
10. 配合環保署辦理環境教育相關活動,須協助填寫「氣候變遷教育課程學習成效施測問券」(公告承辦社大後提供)、「性別平等檢核表」。
八、補助方式:
1. 本計畫補助10所社區大學執行氣候變遷教育課程,補助金額為每校共70,000元,補助項目分別為講師鐘點費25,600元、場地費20,000元(以全促會開具領據方式,請社大簽收。)、印刷費14,400元、材料費10,000元。
2. 承辦單位請於執行計畫結束後2週內,將書面及電子檔成果報告、活動文宣紙本、請款明細表以及本會補助金額之原始支出憑證(抬頭: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統編:17152640)函送至本會辦理核銷事宜(會址:1064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185號10樓)。
九、課程遴選標準: 課程申請計畫將由氣候變遷專案顧問小組進行會議遴選,依遴選標準,選出10所承辦社區大學,並接受顧問提出之建議進行修訂後實施,必要時將邀請列席說明。
遴選指標 | 百分比 | 說明 |
內涵契合度 | 30% | 課程關注課題是否屬於氣候變遷領域,如調適、減量、可能遭受的影響層面與衝擊的認識,以及如何提升民眾應變的能力。 |
社區連結性 | 30% | 課程規劃與設計應兼具社區特色及在地議題,結合社區資源,並融入社區居民生活、人文、歷史等地方元素。 |
公民參與程度 | 20% | 課程規劃與設計應著重通識性能力培育及公共議題之探討,同時應鼓勵民眾關心社區生活相關之公眾事務,著重於參與經營現代社會的能力養成。 |
課程實驗與創新性 | 20% | 課程設計與教學須符合成人學習特質,且從生活經驗出發,以實際議題為核心來探討,不宜將傳統制式課程直接套用,積極創新教學。 |
十、注意事項:
1. 鼓勵參與本計畫之社區大學派員參加針對本計劃舉辦的工作坊及成果交流會等相關活動,以利進行分享、交流與回顧檢討。
2. 本會將與承辦單位簽定計畫執行備忘錄,如執行計畫內容因特殊情況有所修改,承辦單位須事先告知本會並獲同意後方得辦理。
3. 承辦單位計劃承辦人員如有異動,需即時通知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