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產的科普知識 × 新中和社大】講座:食物里程對環境的影響
3/1都市田園市民講座-【食物里程對環境的影響】
協辦單位:臺北市大安社區大學、大安社大樸門綠生活團隊 活動名稱: 3/1都市田園市民講座-【食物里程對環境的影響】 講師:柯宜汝 辦理日期:3月1日(六)10:00-12:00 參與人數:15 |
||||||||||||||||||||||||||
食物里程(food miles)就是「食物從生產出來,直到運送至消費者手中(或者口中)的運送距離」。食物里程是用來瞭解食物生產對環境衝擊的一種評估因子,尤其長程的食物運送必需使用能源來驅動運輸工具或貯存食物,增加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因此也將影響全球暖化的程度。 在二次大戰前,一卡路里的化石燃料可生產2.3卡路里的食物,而現在,10卡路里的化石燃料僅可生產1卡路里的超市食品」。之所以產生這麼巨大的差異,在於工業化與全球化的糧食生產模式的崛起。 過去,在地生產的食物多半由當地民眾直接消費食用,運送里程往往不遠;現在的食物生產則是透過工業化的模式,使用大型機具,且集中於特定地區生產, 之後再配送至各地,或者透過工業化加工生產出多種食品之後,再運送至全球各地販售,這樣的生產模式大大增加了食物的運送里程。譬如美國的魚類可能在美國沿 岸撈捕之後,千里迢迢送至中國,由較廉價的勞工處理後,再運回美國販售。美國的玉米生產則集中於俗稱玉米帶的幾個州,採收後不僅可供應畜牧飼料,還可經工 業化處理後,產生包括糖漿、甜味劑、酒精等五花八門的各種工業化食品生產所需材料。類似這類的食物生產模式,都讓食物里程大為增加,加速能源消耗與全球暖 化的速度。 食物的運送的里程不同,其食物里程也就不同,產生的環境衝擊也因此而異。譬如,同樣是麵粉,如果是在台灣生產,其食物里程就會比從美國或澳洲進口的的麵粉要少很多。依據food mile calculator的估算,台灣食用的美國麵粉,其運送里程高達12,649公里,來自澳洲的麵粉,其運送里程為7312公里! 但是,同樣的運送里程,也會因為運輸工具的不同,產生不一樣的環境衝擊。例如研究指出,同樣運送1公噸的的食物,若採用空運每公里將排放1260g 二氧化碳,採用船運將排放207g,採用鐵路運輸將排放41g二氧化碳。另外,運送過程是否需要冷藏或冷凍,或者特殊處理方式等等,需要耗用能源卻無法納 入里程估算,都讓計算食物里程對地球暖化的確實影響更為困難。 儘管如此,思考「食物里程」帶來的衝擊,是現代相當重要的環境飲食概念。有鑑於工業化生產模式大大增加食物里程,於是有人倡議「百哩飲食100 miles diet」 的概念,也就是盡量食用生活周遭方圓百哩(160公里)以內生產的食物,以抵抗全球化的飲食消費趨勢。這樣的限制確實可能因而減少食物攝取的種類,卻可以 降低飲食對環境的衝擊。台灣近年來也開始倡議「吃在地」與「吃當令」,即是類似的概念。「吃在地」可以降低食物里程的環境衝擊,「吃當令」則可以減少食物 生產與貯存過程中的能源使用。
其實,台灣的地方物種豐富而多樣,本島生產的食物即可以供應日常飲食所需,只可惜數十年來因為國人飲食漸漸西化,加以肉類食用量偏多,政府鼓勵休耕 使得主食水稻的生產減少,至此麵粉與牛羊肉等方面大量仰賴進口。其實,若以台中市為中心,則整個台灣幾乎都在「百哩飲食」的範圍內,只要食用「台灣生產」 的食物,即可符合「百哩飲食」之要求,不僅可以降低食物里程的環境衝擊,還可以進一步提昇台灣的糧食自給率! 除了消耗能源以及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之外,長途運輸的食物當然會比較不新鮮,因此在味道上也會比較差。另外為了長途運輸,有可能會對食物作一些加工處理。
|
- - -
臺北市大安社區大學
電話:(02)2391-5081、(02)2321-4765#401
傳真:(02)2391-1418
E-MAIL:daancc.info@gmail.com
地址:臺北市杭州南路二段一號(金甌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