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友善,也很社大的市集
為了第十七屆研討會而規劃的好野市集,在邀請設攤時最主要,也因此成為難度的關卡:食材必需是有機、或友善環境的。眾多社大自然不乏各類烹調、烘焙班級,但想做的、會做的,卻不見得容易取得友善食材,由此也反窺工業化的生產模式對我們生活支配之深。但在這樣的條件限制下,仍然可喜的出現了北投在地食材麵包、秀明農法的加工農產、自然發酵釀造品;台南的虱目魚水餃、蘆荻跨國界、跨城鄉餐點飲品;中和蔬食把噗炒飯、豆渣布朗尼、中南美特色飲料;新莊越南小吃、本地食材創意西點;三鶯藥用養生青草;二林在地酒莊葡萄酒…在友善環境的大議題下,更可以看出社大長期關注的在地特色、多元族群、傳統創新、產業活化等豐富面向與意函。
第二個關卡:不一致的食器。大會晚餐將讓與會者在市集各攤互動後,自由選擇消費,大會既不打算提供餐具、也不希望設攤夥伴提供一次性使用的紙杯、紙盤,所以本次與會須自備餐具。主要原則當然還是環保考量,但這個似乎有點麻煩的原則,其實希望大家持形式、容量不一的餐具,能為現場注入舊時打油、糴米的氣氛,雖然仍不免有消費形式,但我們試著打破規格,讓被資本意識異化成供/需的兩端,不再如此刻板制式,重拾人與人在生活中應有的的真實互動。為了解決不一致的麻煩,甚至可能發展出趣味的創意,例如:建議忘了帶杯子夥伴,向農友買顆青椒充當,青椒風味的啤酒,說不是會是日後對這場研討會最有滋味的回憶!
其實,幾乎所有接受設攤邀請的社大及各方夥伴,在地方上早有許多推動的努力,因此本身就懷有各種想法及堅持,在邀請過程中就足以感覺其投入熱忱,沒有人是打算來「做生意」的,我們相信僅需提供適當的場域、說明,這群真誠有心的達人們會讓現場自然長出「交易」、「吃吃喝喝」以外的概念,或許會是接近好野生活節推動目標的:「社會生活新想像」。
市集除了需要互動、要餵飽大家,文創議題區的設攤顯然還有別的意圖。宜蘭羅東以稻梗、水生植物編織的文創、自然農法米食,傳達搶救農田地景的「守護宜蘭心價值」;萬華結合街友培力、公仔、金工等課程重塑廟街文化;蘆荻以公民新聞與都更盟、綠盟的合作呈現社大與公共議題的結合…現場將設肥皂箱邀各種想法輪流登箱發言,更有圓桌時間,藉以串連出席設攤的夥伴們,互相激盪,蘊釀出有意思的後續合作。
如果意猶未盡,在市集、音樂會結束後,野fun沙龍可以繼續聊。沙龍採彈性方式,本來就有念茲在茲的議題要分享的,會前就可以提交給籌備會列出;在現場互動時天雷勾動地火,一聊不可收拾的,也可以即時報隊,議題板從市集開場同時開放登記,音樂會結束就分議題群組開桌討論。由於沒有講台,不會是聽/講的形式,在桌前彼此面對面的近距離中,抛議題者、回應者、提問者甚至反駁者,每個人在參與自己感興趣的討論時,無形中都接下了角色,與整體討論互有影響。討論並不需要交出什麼石破天驚的結論,只期待席間每個人都真正參與到,聆聽不同的意見,認真的一起思考共同關心的事情。
目前雖還在籌備中,但誠摯邀請大家今年前來新北,共襄盛舉這場很友善、也很社大的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