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案、講師及行動方案輔導小組】01月14日現場訪視(議程)
2015.0102
103年全國社區大學氣候變遷教育推廣專案工作計畫
課程、教案、講師及行動方案輔導小組
社大現場訪視 議程與通知
一、 訪視日期:104年01月14日(三)
二、 訪視時間:AM10:00~13:00
三、 訪視地點:蘭陽博物館、禾風竹露or勝洋水草場、
計畫執行濕地預定地
四、 訪視出席人員:
【 顧問出席人員 】共2位
- 陳正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與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合聘教授)、
- 楊志彬(全促會秘書長、計畫協同主持人)。
【 計畫出席人員 】共5位
- 羅珮菁(計畫執行長)、
- 詹芯佩(計畫專任助理)、
- 邱錦和(KKF微生物菌自然農法社講師)、
- 林育志(宜蘭社區大學主任秘書)、
- 羅景文(羅東社區大學蘭陽山川生態社社長)。
五、 訪視內容:
項目 |
長度 |
32小時氣候變遷教育課程實作場域現場訪視
|
120min |
四大面向Q&A時間: 一、課程與在地氣候變遷議題之結合度 二、課程與社區之連結性 三、課程與公民參與度 四、課程與教學困難 |
10 min |
氣候變遷教育課程、CBA(以社區為本之氣候變遷調適)方案試行基地 交流與回饋 |
25min |
輔導委員回應與討論 |
25 min |
六、 訪視四大面向
面向 |
說明 |
課程與在地氣候變遷議題之結合度 |
課程關注課題是否屬於氣候變遷領域,如調適、減緩、可能遭受的影響層面與衝擊的認識,以及如何提升民眾應變的能力。 |
課程與社區之連結性 |
課程規劃與設計是否兼具社區特色及在地議題,結合社區資源,並融入社區居民生活、人文、歷史等地方元素。 |
課程與公民參與度 |
課程規劃與設計是否著重通識性能力培育及公共議題之探討,是否鼓勵民眾關心社區生活相關之公眾事務,著重於參與經營現代社會的能力養成。 |
課程與教學困難 |
課程設計與教學是否符合成人學習特質,且從生活經驗出發,以實際議題為核心來探討,並非將傳統制式課程直接套用,而是積極創新教學。 |
學員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