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食農育願景論壇系列報導二】民間食農教育推展案例分享
資料來源:http://www.huf.org.tw/news/content/3328
圖/南食盟提供
除了借鏡宜蘭與台南的公私協力經驗,此次南方食農育願景論壇也盤點了在地的食農教育推動模式,包含高雄餐旅大學在餐飲教育的推動經驗、微風市集連結農友與餐廳、旗美社大在城鄉交流的著力、第一社大與在地小學的合作、咱糧學堂在學校的推動經驗,以及主婦聯盟媽媽們在餐桌上的食農教育。
高雄餐旅大學廚藝學院:綠色教育新思惟–健康快樂源自於有溫度的餐桌
高餐旅廚藝學院的院長楊昭景教授在分享時強調「回到初心」。在廚藝學院的教學中,把「綠色」當作最高的指導原則,在過去幾年曾做了幾個面向的嘗試,例如把「食物銀行」的概念落實在課程中,將實習課程沒用完的食材,或者沒吃完的菜,透過同學的廚藝,轉化成可食用的食物,分送給社區弱勢兒童、獨居老人、安養院,持續了六、七年,透過送餐行動,讓學生認識到社區裡的弱勢群體。
下一步則是希望能「從家庭餐桌開始」。下學期會有一團綠色飲食尖兵,進到小學,針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教小朋友如何辨識食材、如何簡單及安全的處理材料,讓小朋友下課回家可以先幫忙洗米備料,讓職業婦女下班可以很快地準備晚餐,家庭的餐桌是所有人教育的起源點,食物不只是吃飽而已。而面臨高齡化的社會,亦應連結未來老人照護的思考,連結醫護、飲食、簡單的農事,讓社區老人聚集,讓家庭的餐桌成為社區的餐桌。
健康快樂源自於有溫度的餐桌,溫暖的家庭是世界安定的根源,安全的農業是一切生命的根本。
微風市集:連結小農與友善餐飲產業,以市集為基地的飲食革命
微風市集由農民、社區、社福團體共同組成,目前有5個據點,除了販售友善食材之外,近年也發展餐飲產業的連結:(1)綠色友善餐廳YaYa,三年前與微風市集結盟,使用市集農友的食材,後來也有愈來愈多餐廳與微風合作,綠色生活地圖均可查詢。而這樣的合作也改變高雄市農業局對綠色友善餐廳的認定標準,原本是用採購量來驗證,現在改用比例。(2)結合廚藝教室,學習如何挑選食物與料理,先到微風市集認識食材,從食物認識高雄的「風土」。(3)今年初在高雄物產館舉辦小農宴,由五位綠色餐廳主廚一人出兩道菜,以辦桌的方式呈現。所有的食材都來自高雄,幾乎不用添加物,盡量呈現食物的原味。蔬果來自微風,水產由海洋局推薦,畜產採用高雄在地有生產履歷的產品,成為高雄市的「市宴」。
市集除了賣菜,也做為推動飲食教育的據點,透過繪本教小朋友認識蔬果,再帶小朋友到市集裡試吃蔬果(生吃,吃食物的原味),也帶到田區裡認識,很多小朋友沒有見過全食物。希望能在市集推動飲食革命,鼓勵大家盡量使用在地安全食材,透過食物可以連結到很多層面。
圖/南食盟提供
旗美社區大學:從農村出發,透過城鄉連結看見農村的價值
旗美九區的面積約為高雄的四分之三,但總人口加起來還不到三民區的一半,以「農村是一所學校」為期許,希望透過各種城鄉交流活動,讓生活在「城」跟「鄉」的人,都能認識到農村的價值。曾經推動的工作如下:
- 成立「城鄉交流委員會」,以建立「城鄉對等交流」為目標,參與的成員包含都市端的第一社大、實踐大學老師、農會、社區團體等等。
- 農事體驗:讓都會的朋友可以到鄉村來體驗。例如到田裡拔蘿蔔,對農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不但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產品價格也不用被中間商剝削。
- 農民市集:引用日本道之驛的經驗,舉辦全台第一次農民市集。日本的農民並不那麼悲情,生產者的照片都是歡樂的。第一次農民市集邀請有機產銷班成員參與,由社大工作人員訪問農民,將農民的種植紀錄整理輸出,農民都覺得很感動。農民市集不只賣東西,也辦理講座。
- 農村解說員培訓班:因為辦理農民市集,發覺農民真的很靦腆,不擅於表達,激發社大開設農村解說員培訓班。
- 農村工作坊:每年均辦理農村工作坊,每年主題均不同,邀請關注農村議題的朋友才參與。之後改成以研討會形式辦理,去年主題為家庭農業。
- 社大課程:「小型農業機械保養與改良」除了開課亦進入社區進行農機義診,「友善農耕心境界」由在地返鄉青年農民開課,「觀摩課程」進行產地拜訪交流,「公共論壇-美味的真相」重新認識食物的組成與來源。
- 結晶:每年出版月曆,紀錄農村的技藝與議題。
第一社區大學:「雄好食」打造市民版的食在宜居城市
高雄市為工業城市,第一社大10年前開始向農村學習,期望在城市生活中學習與深耕。目前城市農耕社團有110人,打造3座屋頂菜圃,並透過「雄好食-食在宜居城市」專案計畫,進行社大/社區/校園...的串聯。藉由公民學習、讀書會、研討會、城市居家菜圃等多元形式,讓更多資源得以串聯,希望能打造「市民版的食在宜居城市」。
「食在宜居」的願景方針,則由參與成員共同討論,分享幾個社大實作案例如下:
- 行動共學讀書會:作為師資培育與共同學習的場域,透過環境生態暨農業學群的組成深入議題。每學期初開始,隔週聚會一次,有不少成員已持續四年,更有成員成為社大講師。
- 居家菜圃:走入社區(縱使只是盆栽栽種)。
- 校園菜圃:食農教育的向下扎根,並辦理校園菜圃研討會,分享經驗與成果,企圖引動更多學校,培育食農基地。
- 食農微旅行:食農教育可以以社會企業模式回饋社會。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咱糧學堂」尋找讓孩子親近本土糧食的機會與方式
圖/南食盟提供
我們的食農教育很特別,種的是雜糧。自民國100年開始,「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與「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團」開始共同發起在校園的國產雜糧復興運動。作為專案教師,3年前參與了雜糧學堂的計畫,走過60間學校,發現大多學校老師都是不清楚的,因此需要結合農友專業的協助,希望老師與農友站在一塊,目標「共好」。
老師如何操作咱糧學堂?很多人會問,什麼都不會怎麼教?沒有農事背景/沒有田/教國語的老師,怎麼開始?其實雜糧通通可以種在盆栽(雖然沒有比種在土地佳),但站教育的立場,可以讓孩子從種子開始觀察紀錄雜糧的生長過程。還可以有更多的操作方式,繪本融入食農教育、用烤窯做披薩、用麥桿編手工藝、手做小書、營養師的參與、園遊會義賣餅乾、辦親子麥田活動、有機農場戶外教學、今年還要拍咱糧學堂微電影…。
教學,需要夥伴支持與鼓勵。前端老師種植,後端營養師的加入,帶入營養教育,帶入學校的廚房營養午餐供應。從對話、觀摩、學習、省思中,讓我的食農教育很深很踏實地進入每個人心中,找尋孩子與自己,親近本土糧食的機會與方式。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食安問題的解套在教育,培養孩子一生帶著走的能力
從產地到餐桌,後端的食農教育為什麼重要?馬鈴薯長在樹上嗎!?大學生連打蛋都不會!?台灣飲食教育是與生活脫鉤的,沒機會接觸食物的原貌。
食安是國家大事,要從教育著手。英國七到十四歲的中小學生必須學會二十道料理才能畢業,日本小朋友從幼稚園開始便有一套完整的食育訓練,美國「食用校園計畫」將田園變成傳遞知識的教室,瑞典讓學童接受「家庭與消費者知識」,學習如何保存及烹調、食物製造與運輸如何影響環境與健康。
主婦聯盟認為食安問題的解套在教育,從小建立綠色健康飲食觀念,是孩子一生帶著走的能力。推動經驗如下:
- 家庭—親子飲食教育:透過綠繪本走入家庭與社區,例如繪本-愛吃青菜的鱷魚,蔬菜飯糰DIY,有一整套完整的飲食教育。
- 學校—綠繪本好吃又好玩:過陪伴班級,將繪本延伸到農地的實際耕作,最後學習理菜與烹飪)完整真實體驗食材到餐桌的過程。
- 社區—從產地到餐桌:主婦聯盟站所媽媽的經驗分享、進行產地拜訪、共食、親子料理課、辣媽廚房(學習簡易料理方式)等等。營造共食餐廳,以安心食材、安心料理方式,建立產地到餐桌安全的食物鏈。
- 綠色營養午餐:期望捲動家長,鼓勵家長前進家長會關心孩子的飲食,監督校園午餐的內容與安全。
- 校園午餐非基改:生活課搞什麼非基?低年級課程裡有黃豆相關農事體驗,後續可從食材延伸到食物,加深孩子對食物的印象。透過食安講座,分享基改對健康及土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