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都市農耕,一方面來自民間社會團體的多元實踐經驗,一方面為近年地方政府各局處的業務措施,這些都市農耕 1.0 實踐經驗中,蘊藏著許多既有的城市議題。因此除了透過都市農耕網的社群朋友及老師們,交換各種社區園圃的推動歷程與課題,更需要透過多元議題的專家學者進行意見的諮詢以及想法上的激盪,共同歸納民間提出的政策架構與方案建議,朝向多元化的社區園圃2.0邁進,我們邀請都市農耕網社群及專家學者進行討論與分享,從實作行動到社會機制,轉動公眾參與的學習動能。
【第一場】
105/8/26(五)
19:00-21:00 (2小時) 大費城食物系統規劃
講者:張聖琳講師(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
【第二場】
105/9/04(日)
09:30-12:00 (2.5小時) 打開香港的城市綠窗-雲耕一族社會企業的開創
講者:徐珈Andrew Tsui (雲耕一族 Rooftop Republic聯合創辦人)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EAkXnFp0JbX41bKT2
●指導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02-23685136#16 napcu16@napcu.org.tw
●協辦單位:都市農耕網、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課程講師介紹
第一場: 張聖琳講師
張聖琳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環境規劃博士。曾任教於美國馬里蘭大學植物科學與地景建築系(原名:自 然資源科學與地景建築系)並於 2006 年獲終身職。2004 年獲美國景觀教育者最重要的教育學會重要獎項:CELA Award of Recognition in teaching research and service。 張教授的研究重點包括:文化地景與家園認同,新 鄉村與都會農耕,社會創新與地域振興,兩岸城鄉社區參與。 張博士曾經在美國、日本、中國及哥斯達黎加任教。對於跨文化的設計教育及地域振興 議題有相當獨到的創建。2011 年帶領城鄉所的新鄉村團隊開始在北台灣,東台灣,以及中 國太行山麓的許村(透過許村國際藝術節),投入青年人文農創行動。新鄉村農行動同時在 兩岸新農村發展中獲得相當的肯定。2014 年底張聖琳教授至 Stanford University 參與 Innovation Master Series 課程研習,之後便在台大創新設計學院擔任人文社會組組長,負責人文、社科、建築、與工程之間的溝通與聯繫。張教授目前在創新設計學院開授DS5305暖科技課程,以創新的實踐建構共融的社會氛圍。
第二場:徐伽(Andrew Tsui)講師
出身於新加坡,並在香港、中國等居住、讀書、工作。從土木工程專業的學士學位畢業後,在非營利組織及企業服務,也在香港的中國大學攻讀EMBA的學位。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下使徐珈了解到社會包容和社區建設的重要性,決定去追求社會創新和變革,並走上社會創業的旅程。徐珈是雲耕一族、種樂樂城市耕作共同創始人之一,在香港的公共空間實行都市農耕。都市農耕不僅邁向永續的生活方式,也是城市居民重新建立環境和當地社區關係的平台。
活動地點地圖:臺北客家社區大學 大風講堂NO.8
從園區如何到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