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城市系列】智庫沙龍
【第四場】 公民參與營造食農城市工作坊
l 活動講師:劉哲瑋講師
內容:
由「都農網」劉哲瑋發起成員,帶領討論如何落實民間參與,由下而上的方式形成食農城市規劃想像與監督的角色。而在現在的田園城市下如何凝聚共識,在明年的田園城市規劃下,落實民眾參與的精神,就從現在開始吧!
第一堂課是講整體性的食農政策的議題,提出想涉略的角度,第一從個人的行為,包括參與都市農耕、友善消費。第二從社區或居住的人、事、地區來想像。第三個公共政策的方面。個人的食物來源可能是生活圈內取得或耕種。例如從食物銀行取得,或在社區農場、家庭農場耕種。而消費的部分,分成主流性團膳或著採購的批發市場,或者像第三場的講師所介紹的友善產銷的方式。從個人可以著力的方向來調整、改變。另外,從國外提出比較有架構性的角度來看目前台北市的狀況,從生產、配送環節,到獲取、消費,裡面包含一些食物的篩選、飲食文化、食物認知的取向等等面向,最後食用階段的產出還包含廚餘等等多元產出。透過架構性的系統可以輔助我們談食農城市願景策略,或許某個環節還需要我們去努力,例如說家庭耕種的產出能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上,不用透過配送等環節。
第二堂課是談食農生活圈的營造,包含建築設計,結合耕種的機會。提出食物城市、生態城市是特定環境系統的運作,有空間的元素在內,例如社區園圃就需要空間,是一種生活型態的實踐,大家認為在生活環境中能耕種,取得共識後就有辦法形成空間。以國外的例子為例,以鹿特丹的經驗來說,這樣一個城市尺度去盤點哪裡還能做什麼樣類型的耕種空間的開設。還有些比較發想性的專案,例如在小聚落中,房子和戶外農場做整合。另外,在一個建築物的範圍內,怎麼把這些元素都整合起來,例如屋頂上蒐集起來的水,給某個樓層的蔬菜花園使用,一樓的餐廳直接沿用樓上的收成,這樣的構思在建築物營造出來。不同的國家因應不同的環境,都有不同的細節,像在日本,比較強調傳統烘乾式的做法,希望在建築物內能留下來。在食農生活圈的命題下,看看台灣的都市還有沒有可能性。
第三堂課是談友善小農產銷的狀況等等,認為有機農業跟工業化農業是不同路徑,有機農業催生了一些更強調自然農法的範疇,也衍伸出消費者生活型態的調整。也提出希望做出消費者與生產者可以協定的平台。
食農城市的涵蓋範圍大,從政策的形朔,或著以非營利組織的角度要怎麼理解這件事,或著從城市生態來看,也有人從社福健康的方面來看。而這堂課是希望各參與者分享想法,融合起來,並將這些想法具體化,希望能提出一些願景的諫言,可能提給市政府,或提出個人行動策略。
食農城市的議題包含農、食,農定位在都市農耕上,而食則是定位在食物流通系統上,並結合人的生活型態的議題。而這是會涉及到政策措施以及社區與市民行動、自主行動的構想。在這多元的食農議題下,舉例一些今天可討論、深化的議題:
- 都市農耕政策成形過程中,公民可以參與的各種介入點、現況與未來參與方式的願景。
- 「營造地區食農生活圈」實際上可以如何推動?如何著手進行?
- 已經在推動的政策,如何找到想要耕種的市民?要怎麼真正的傳達給真正想要互動的對象?也有可能市民對這些事情有興趣,但不知道這些政策。要怎麼把這個路徑建立起來就是個重點。
l 這些主題下有一些輔助的項目(討論方向):
- 主題類型;自身行動類、諫言類,或著兼有。
- 對於這個議題,觀察到什麼?
- 你們的看法,或應該秉持什麼原則?
- 是否還需要什麼樣的資料、知識來輔助?
- 有什麼樣具體的方案、構想,或執行意見?
l 先以「公民如何參與食農城市政策與措施」來舉例
假如今天對這議題有點瞭解。先從台北市政策都是研考會擬定一個行政計畫開始,行政計畫擬定後,涉及什麼單位,而這些單位要相對應的提出今年度、明年度要做的事,而各個局處回答了之後,大家在市府的層級上核定後,再進行議會的審議。議會修正、通過後,就到了具體業務措施執行階段,就必須有具體的行動,在預算法有規定只要編列預算後就要確實做出。
從個人的角度,可以分享意見,提供政策成形的依據,在這個環節中透過共享,政策成形會變更好,因為我們可能提出、考量研考會沒想到的部分,而研考會可能提出我們沒想到的。相關局處希望在屋頂推動都市農耕,而真正在參與社區型屋頂耕種時所遇到的問題與課題,這種第一線的經驗就能回饋給政策執行。
有二個原則,第一,讓這些政策、措施的業務人員、執行人員、服務對象的第一線經驗可以回饋給政策的制訂。第二,就是要共同合作、相互協助。
在這些原則下,把一些可以介入的時機分出來,例如在研考會的階段,我們可以檢視、詮釋政策中,一起推廣的機會或空間部門,就是說可能在其他政策下,將田園城市的內涵融入進去,然後再針對田園城市的議題來深化。而在政策涉及的相關單位的構想方面,則是利用腦力激盪的方式介入。例如說社會局對於田園城市可以扮演什麼角色,是要以老人共餐的方式去深化變成一個共餐的小農場,這或許是比較有發想性質的,可以與這個局處討論。到了具體業務措施執行階段,可以邀請更多可以服務的對象,例如邀請親朋好友。
而像這個舉例就比較像是諫言類的。
l 討論
1. 第一組
在「公民如何參與食農城市政策與措施」這個議題中,研考會擬訂計畫之前有市長辦公室,以及在選舉時有政見的提出,可以從此參與政策形成的過程。關於涉及的單位有兩種,一種是幕僚單位,專門彙整的單位。另一種是相關單位,像是教育局、產發局。若民間對政策有想法應該是在市府核定前,但要向誰提起想法?我們認為可以推起一個轉譯窗口,讓民間的想法和局處運作能夠配合。
而此的「公民」可以細分出許多角色,例如餐廳也能響應,可以運用都市農耕的作物做出一些在地料理。以首爾江東區為例,他們以地區的角度來推廣,所以他推出來的特性、作法,跟其他的地區比較不一樣。而我們剛剛提的是整個城市的,而江東區就以地區的角度,讓各地區比較有個性的去做。
有提到如果有一個食農政策跨部會的平台,那要怎麼將資源整合?
怎麼創造民間與政策互動的場合?在那些環節中可能辦工作坊或說明會。
- 學員:
參與政策中議會審查的部分,現在是談市民參與的部分,應該是只有一提二投三審議,而這審議是議會在審議,這樣你的政策就跟實際上有出入?
- 講師:
在整體市政計畫,他們想在這個任期想推動一個參與式預算,在議會覺得這樣就不受議會監督,但大家透過一兩年後也發現這是可以規範總金額的上限等等,目前還在爭取參與式預算。
2. 第二組
社區食農的部分,可能在這社區附近的食農講師可以陪伴社區去做遊說的經營,或著兩、三個社群是可以共學的,透過學習不同專長,激盪出不同想法。另外,政策要持續投入,經費申請是要2~3年,而不是只是幾個月而已。而這2~3年的政策是由一個團隊承攬,由這個團隊輔導其他社區推動,並分為初階以及進階,做完了初階的工作才能進行進階的,這樣才有持續性以及完整性。
而要持續的話,在錢的方面,可能跟公部門申請參與式預算或著讓附近企業認領。而在公部門申請的部分就有關於到提案的訓練、要怎麼申請錢,就是要如何將內涵寫進提案中,而不要寫成知識化的。提案訓練的課程才能幫助到有心推動的人。
- 學員:
食農教育很重要,像中國生產力中心讓食農講師去受訓,很多農耕班的人喜歡就去受訓,並且拿到證照,但最後也沒消息,因為後來教育局提撥經費給學校,讓學校老師推動食農教育,但學校老師不是出於自願,並沒有熱情,這樣效率就會很差。應該是要讓有這熱情的人推動食農教育。
而共耕社區一定要從小的社區開始,慢慢的形成力量,政府需要做的就是要讓里長在一定的預算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