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城市系列】智庫沙龍
【第五場】 打開香港的城市綠窗-雲耕一族社會企業的開創
l 活動講師:徐珈(Andrew Tsui)
出身於新加坡,並在香港、中國等居住、讀書、工作。從土木工程專業的學士學位畢業後,在非營利組織及企業服務,也在香港的中國大學攻讀EMBA的學位。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下使徐珈了解到社會包容和社區建設的重要性,決定去追求社會創新和變革,並走上社會創業的旅程。
徐珈是雲耕一族、種樂樂城市耕作共同創始人之一,在香港的公共空間實行都市農耕。都市農耕不僅邁向永續的生活方式,也是城市居民重新建立環境和當地社區關係的平台。
l 活動內容簡述︰
雲耕一族提倡重新建立與食物來源和社會的關係,期望透過教育和體驗的工作坊與屋頂農場建設,推廣可持續發展生活模式和善用城市閒置空間,拉近都市人與食物來源的距離。都市農耕的推動,應鼓勵更多年輕人來創業,並探討社會議題,及以社會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創造出新的自身可食性發展的模型,不用依賴政府、基金的捐獻,可自行運作的方式。
香港「雲耕一族」
讓都市農耕成為香港生活的一部分
在香港找尋綠地空間,重拾食與農的關懷
香港地少人多,普遍大眾都擠在狹小的空間內生活,想必以為香港缺乏土地耕作,但城市中仍有許多未被善用的閒置空間如大廈天台或陽台等適合耕作用途。其實城市內都需要一些間隔點為我們平衡環境視野,以及綠色植物的生存空間。另外一方面,由於市民多沒有種植經驗,新一代的小孩也因缺乏常識,不知食物來源而容易浪費食物。單向教育「珍惜」二字,遠不如親自照料一株植物所付出的心血和時間而領略得來的道理。還有,香港的「即食文化」特點是貪圖方便和快捷,面對大量的食物需求往往以催生劑解決,加快物種原來自然生長的速度好幾倍,卻無可避免包含許多有害物質。加上因為滿足市場需要而過度耕作和使用農藥破壞土壤引致水土流失,久而久之便令農地變得貧瘠,以至不能再用。
雲耕一族,推廣綠色的生活態度
因此雲耕一族提倡重新建立與食物來源和社會的關係,期望透過教育和體驗的工作坊與屋頂農場建設,推廣可持續發展生活模式和善用城市閒置空間,拉近都市人與食物來源的距離。
為回應種種城市問題,他們舉辦耕種工作坊,又會為有需要的客戶度身設計適合種植的環境,以及參與不同的講座分享,帶出城市耕作的各種可能性。定期舉辦工作坊分為兩種:四至八堂歷時較長的工作坊,將會邀請本地農夫為導師,在天台教授都市人種植知識和分享經驗,讓參加者嘗試由翻土、插秧、施肥、處理害蟲至收割農穫的整個耕作過程中,不僅明白到食物的栽種週期、護理和照料等知識外,更可協助大家加深了解人與自然施與取的關係。另一種體驗式工作坊則容許參加者利用新鮮農作物自行製作醬料,如有機羅勒青醬、香草醬等都可以讓參加者將製成品帶回家享用,導師同時還會介紹無害的食物和健康的烹調方法,傳授生活小智慧。
l 活動紀錄
徐伽本身是一個三文化的孩子,小時候跟隨父母到香港、澳門、大陸內地、新加坡等地,也因為不同的文化背景,幫助他在能夠深入思考社區營造、社區創新的持續發展。都市農耕跟城市花園這方面的推動,應鼓勵更多年輕人來創業,並探討社會的議題,以及如何用社會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創造出新的自身可食性發展的模型,不用依賴政府、基金的捐獻,可自行運作的方式。
如何看待都市化?
城市化帶給我們生活觀念上、行為上的改變,根據統計,全球已經超過54%的人居住在城市,且這個數字不斷在攀升,所以城市化這個大趨勢是不能回頭的。而我們要如何看待它?只是看它當初的問題嗎,還是我們能從中發現機會?這是我們團隊正在想的問題。我們自己看待城市化的問題時,一定要有夢想。有多大的夢想就放多大,但是我們開始時是一步一步的,以實驗性的角度來做。當中很重要的是行動,其實行動並不是那麼難的。
透過閒置天臺扎根社區,以都市農耕發展可持續性目標
我們在創立公司時,身處於人口密集的香港,也發現到有很多閒置的空間,例如天臺(屋頂)等。城市中不只有建築,更重要的是人的運作與參與,所以對我們來說天臺是一個可以扎根社區的空間代表。
在雲中耕作的一群社區就是雲耕一族,我們給自己一個挑戰,思考為什麼要做社會體驗、要做一種什麼樣的商業的創新呢?在香港的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是可以任意買賣與分割出租的運作,而目前也有天臺假日農場也是統一規劃後分租出去的一種商業模式。而這個模式不是不好,而是如何運用這個模式做為創新的起點,找出藍海策略。目前有很多企業的營運成本中是沒有加入給社會造成影響的外部成本,雖然帳面上是有盈餘的,但這是不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運作模式。所以我們鼓勵年輕人在創業時,不要再去講工業式的直線生產模式,從地球獲取資源,然後製造,再丟棄的循環中,以創新的商業模式將這個循環改變。
另外,我們發現現在傳統企業都在轉變,但企業組織龐大,要轉變方向的話比較困難,企業可以轉型的就會逐步轉型,不能轉型的就希望至少在社會企業責任當中做的更多。這過程中對我們製造很多機會,我們作為一個小企業可以怎麼跟他們一起合作,並且協助企業重新看待社會企業責任及運作的方法。像是可口可樂,他們主要的就是製造膠瓶,他們現在也在鼓勵大家提案創作,以製造出可循環再利用的方法做為徵選的評比與製程的轉變。這些大企業的舉動帶給許多人信心,也帶動整個市場的氛圍。
如何踏出第一步、如何嘗試這樣的事情?
剛剛跟大家提到城市當中的斷裂,很簡單做三件事情就可。
第一,我們在城市當中找出閒置的空間,並轉化成可食用、綠化的空間。
第二,有了空間了之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城市的人拉在一起,這個當中,參與者包括社區、企業的員工、學校師生、政府公共地方裡的鄰里。每個參與者都能創造出很多很多價值。
最後,當空間活化也有人參與後,那我們就從城市的空間角度來看,將每個空間轉成一個綠化點,邀請不同的參與者,持續地成為一個教育的基地,來散發這個正能量,把城市的人重新串聯在一起。
做為企業、消費者、農夫之間的平台橋梁
我們把商業模式展示出來給投資者看,並把財務成本分析得很清楚,結合NGO、企業合作辦理工作坊。我們在城市的定位就是突破大量生產的想法,我們做為一個平台幫助小農與城市人、上班族的媒合溝通橋樑。讓消費者們對好的、健康的食物、蔬菜有產生需求與瞭解。這是我們在社會中很重要的任務,是要支持他們,讓他們成長的好。我們跟農夫不是對立的角度,而是以合作的方式,舉辦活動邀請農夫參與,然後把有機小農的農場、履歷都介紹出去,與當地小農建立一種夥伴關係。
我們也很幸運的第一個的大的企劃與一間管理公司合作,也因為後續成果有好的效益與口碑,因此管理公司也為我們介紹其他的客源,例如:地產發展商、國泰航空等。而現今國泰航空的基地是目前我們所有城市農耕中面積最大的一個,而這個基地也成為國泰員工、空姐、機師休息的地方。
香港天臺的施做案例:南豐集團、華仲銀行
南豐集團是香港的十大地產公司,公司總部的天台上原本已經有個做好屋頂花園,但是日久之後,管理層發現幾乎沒有人會上去屋頂上,因此他們思考要怎麼弄出更好的空間,並和一個NGO團體GREEN MONDAY探討。GREEN MONDAY的組織目前會到美國的各大學,宣導每個星期其中一天吃素,並宣導畜牧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鼓勵城市人往健康、素食的方向走。而也正有同樣的相同理念,對雲耕一族的推動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南豐集團的管理層希望能給員工看到這個價值,並提升空間的使用率。因此雲耕一族開始進場協助改造、重新設計天台,保留原本的資材,並將原先種的觀賞性植物,做成可以種植蔬菜的空間。更重要的是這過程中要帶動員工去做。
所以在我們的服務當中,不只是提供資材硬體,更重要的工作是在軟體教育當中。例如:啟動企業裡的員工,為他們設計一年下來該如何準備項目,如何幫企業將維護成本減到最低。而在這個轉換過程中我們看到,有些大概40歲左右企業高管開始轉為全職農夫,很細心的且以科學化的方式種植,也是我們服務企業的志工助手。
另一個項目是華仲銀行的屋頂閒置空間,原先是一個直升機的降落點,本身是三、四十年的老舊建築物,因沒有水以及位於39樓,因此風非常大,但旁邊就是維多利亞港,擁有很美的全海景。因此我們透過天臺的計畫打開市民可以共同享有維多利亞港的美麗海景園圃,同時也幫助企業做企業社會責任外,也提升企業的品牌。對企業來說,企業形象、企業的社會責任是非常重要的,透過我們協助他在做企業社會責任時有另外一種選項,與其做一次性的作秀,倒不如做一些可留於社區的東西。
但這對企業是有挑戰性的,畢竟這個天台不是任何人都能進來的,須有預約才可。但是做到了現在我們看到了改變,企業開始問能不能邀請一些學生來這看看、分享。對於這樣一個不是任何人都能隨便上去的空間,如果大家發揮創意,是能有所轉變的,至少第一步是讓企業的員工可以接觸到,當員工通過企業接觸、了解之後,家庭教育可能會有改變,甚至他成為社區、鄰里當中社區園圃的接頭人,這個改變是多樣化的。
如果我們常常跟政府、企業成了一種對立的角度,很多時候社區跟政府、企業共同做的話就很累,但其實大家都希望自己和下一代住的都是好的環境,所以在做的當中要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一下。我們知道企業有企業的困擾,例如做報表等,那我們就要為他想說要怎麼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或怎麼做得更環保?而這個就為我們帶來的商機,所以我們除了設計、維護、做活動,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做顧問的形式,包括一些低產發展商,在做一些新項目都有接洽我們。例如,如何在大自然中能維持一個園圃?很多低產發展商還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就能跟他們分享累積下來的經驗,並合作。
在遇到這一類的項目時,這個項目最大的挑戰就是接還是不接。例如,某品牌在產品發布會上問我們有沒有原料、想法可提供,我們就嘗試去做,並思考能不能將這個發布會做成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讓更多人了解、接觸可食性發展、城市種植,並得到善用。這是一個機會,當然也隱含了風險,畢竟所有的時間、規劃、設計都不能確定。而這個項目存在的意義很長遠,在設計的過程當中,整個天台所有的供需品,目前已轉換成一個社區。
後來我換個思維,跟他們談說讓你的客戶上來天台,每個人種一棵植物或是常會用到的原料,並將這個照顧好,以及跟這個地方(此地有125年歷史一級保護的土壤)的婦女或者是老闆來談說,能不能提供地方,讓我們來為你們做一個花園。用咖啡渣做堆肥,並幫他們種藥草、薄荷葉,或著一些餐廳的材料,他們可以直接上去採。這樣可以讓那邊的社區,能夠有不同的體驗。那裡有個稱藝術會的地方,提供本地藝術者一個發展的平台,是要支付費用的。
兩個類似的社會團體,走在一起,然後就可以一起營運,且不牽扯任何的租金和費用等。就是說各取所需,或是說支援整個,你有這個地方,我們來幫你打理。然後我們在上面也可以教課。那有贏餘的話,我們可以各分一分。有一部分用的東西,我會幫你準備,一部分為了教學,另一部份為他們種的,當中可以牽扯到交易,這樣的一個平台用一種資本運作的模式,跳出了交易性的商業模式,到一種人與人之的關係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