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2006年接觸到社區大學、2008年真正進入社大工作場域,2015年離開社大第一線工作,任職於不同的NGO組織。十年來即使沒有在社大第一線,也一直跟社大領域保持著互動。而現在做為「社大2.0的想像與實踐」計畫的專案執行者,我嘗試先從自己出發,整理自己對社大的認識與困惑,希望能有助於自己想像社大2.0的樣貌。
我所認識的社大:組織、培力、實踐的平台
回想自己最初對社區大學的認識,只知道是「開課的單位」,提供社區居民學習與休閒的管道。
直到真正進入社大工作之後,才慢慢體會到社大其實是扮演「平台」的角色,而「課程」是一種媒介,透過課程,讓人可以培養自己有興趣的休閒或技藝、探索自己有興趣的知識,也讓個人與組織在社大這個平台產生連結與互動,進而討論對生活的想像,關心地方的議題。
對我而言,社大是一個實踐的場域,也能看到持續發生的改變,雖然緩慢,但卻未曾停滯。
在社大的現場,總能看到許多有趣的師生共學故事,講師在社大的課堂上,不只是單方傳授知識,更多的是與學員的互動與討論,學員在社大的學習裡發掘新的能力與志同道合的夥伴,開創新的生活樣貌,這類的故事,相信每一所社大都能舉出許多例子。而做為社大工作者,我可以試著把想關心的地方事務或社會議題融入工作裡,可以是一場講座、一門課,甚至是一場行動。所以在社大這個平台上,可以持續引入新的資訊,邀請講師學員社區夥伴一起來討論,讓想像中的可行方案可以嘗試實踐,甚至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從在地與生活的需求出發,扮演組織、培力、實踐的平台,這是我所認識的社區大學;而工作者做為媒合的角色,透過課程等媒介,讓改變的契機萌芽,這也是我做為社大工作者的成就感來源之一。
我所困惑的:社區大學工作如何成為一種志業
然而在社大工作的現場,工作者的流動似乎成為一種常態。為什麼社大工作無法成為一種吸引年輕人的志業?我嘗試回答自己心中的疑問。
對還沒進到社大場域的年輕人而言,他們對社大的認識是什麼?會不會跟十年前初識社大的我一樣,覺得社大只是一個開辦課程的單位,無法想像社大的運動性與進步性?
而已經進到社大工作的年輕人,又為什麼無法長久?
社大工作雖然大量與人互動,卻仍免不了繁瑣的行政工作,要兼顧人的經營、行政的效率、理念的傳遞,難免會有疲憊、困惑的時候,如何確立工作的價值與找到持續的動力,是社大工作者必須不斷面對的功課。或許是這種反覆出現的倦怠感,又無法立即看到人的改變,讓工作者的流動成為常態。
而另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是,工作者本身在社大發展中的定位是什麼、社大這份工作在個人生涯中的定位是什麼?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如何扣連?
前些日子與社大夥伴聊起社大2.0計畫,得到的第一個反應是「別談2.0了,1.5都無法突破了」,雖然是私下閒談之語,卻也讓我反思,當我還是社大第一線工作者時,面對瑣碎綿密的工作,我是否能夠想像社大的未來發展,以及如何想像?對社大工作者而言,或許在想像社大的下一個20年之前,要先思考的是,自己在社大工作中的定位。
想像社大2.0之前
這也是我在這幾年常常反問自己的問題,為什麼前輩們可以在社大運動堅持近20年,而我即使認同社大的工作,卻無法有決心承諾更長時間的投入?對我而言,談「志業」或許太沉重,但如何在社大的場域裡找到持續的動力與堅定的價值,卻是重要的課題。
社大的工作者,就像個穿針引線的角色,讓有學習需求的民眾在此找到資源,也嘗試讓在這裡面學習的人,對生活世界多了另一層公共性的認識,我們嘗試把社大的辦學理念與價值置入課程之中,不見得是直接談理念,而是用更貼近生活的方式把公共性帶入。工作者做為講師及學員培力的媒介,並尋求知識解放、打造公民社會的可行途徑,而工作者在這之中,除了獲得成就感,同時也被培力。
在社大的工作中,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學員講師的轉變、看到社區裡有趣的事發生、看到公共性被實踐,但我們似乎比較少看到工作者自身的需求與成長。在社大工作中,可以感受到許多來自人與人之間直接的回饋與成就感,而這樣的成就感與支持力量,是否能滿足工作者個人的職涯成長需求與社會期待,或者工作者需要什麼樣的支持環境,除了我自己還在尋找答案,也期待能藉著「想像社大2.0」的計畫,讓更多工作者一同來參與討論。
(本文轉載自《通識在線》第七十期:社區大學與通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