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群眾集資的崛起與發展
群眾集資是什麼?和其他網購平台有什麼差異?這些問題在臺灣的群眾集資平台於2011年崛起後兩三年內,約莫仍是一般人在聽見「群眾集資」時大多會浮現的疑問。但時至今日,人們越來越熟悉使用數位工具、透過電子支付、電商交易等形式辦理一切事務,網路資訊傳遞的快速和對網路平台的信任與熟悉增加,「群募」這個辭彙開始普及於網路使用族群中,無論出於支持專案內容、對集資商品的渴望等背後心理脈絡,上群募平台贊助專案、成為專案支持者已是許多人的日常。
群眾集資產業約莫自2009開始蓬勃發展,而臺灣的群眾集資發展則自2011年才有群募平台的出現,至今日發展出包括flyingV、嘖嘖等十多家群募平台,然即使略晚於世界發展脈絡,臺灣群眾集資的發展速度絲毫不亞於網路購物發展,於2015年就曾使用過網路購物人數而言,就已達到平均每50人就有1人贊助過群募專案[1]的成績,甚至光2018一年,臺灣群募平台總集資金額就整整超過7億台幣(不含獨立集資)!
有需求就會有相應的供給市場,當群募逐漸成為一項蓬勃產業,人們不再滿足於單一化平台,平台業者亦看見群募版圖的需求缺口,臺灣群募平台也開始朝吸引特定受眾的「分眾型平台」發展,有flyingV、嘖嘖等刊登各種類型案件的綜合性平台,專注在公益類別(如紅龜、臺灣一起夢想公益協會),支持內容創作的訂閱式集資平台(如PressPlay、SOSreader),也有針對「社區營造」進行資金、人力、物力募集的信義房屋勾勾gogo平台(目前已停止運作),甚至是由提案團隊獨立製作的獨立集資案件。同時,在傳統產品、設計等常見集資類別之外,也逐漸衍生出各式新興群募類別,如出版、地方創生、公共等,每年、平均每案所取得的集資金額亦不斷攀升,數千人贊助、集資金額數千萬的集資案更是不在少數。值得關注的是,公共類別集資案為2017年臺灣群募平台成功案件類別中最多的一類,雖總集資金額在所有類別集資金額中並不突出,但可以顯見臺灣公共類別的集資案正以小而大量發生的趨勢發展[2]。
當社區營造遇上群眾集資:臺北眾力方程式
公共、在地、社會等類別集資案件的大量發生,彰顯了臺灣公民力量的覺醒,人們透過行動來證明對這片土地的關心、用小額贊助來表達對這片土地的認同與支持,而網路群眾集資,則是織合行動者與贊助者的潛在介面。
自2013年齊柏林《看見臺灣放映會集資案》的醞釀發酵、2014年太陽花學運影像紀錄《太陽.不遠》在群募平台上迅速達標,集資金額高達五百多萬,及同年度《反核遊行》、《反服貿紐時廣告》等多項公共議題群募案皆寫下了漂亮成績單開始,群眾集資與各項議題多元結合的可能性始被大眾所關注。而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以下簡稱全促會)自2014年關注到群眾集資對與社區及公共議題推動的可能效益,便運用社區大學資源,陸續嘗試發起三項小型社區集資案《從心發現不會星-喜樂陪伴行動》、《在地好豆就醬喝-本土豆漿前進校園》及《青年社區-社區友善復健空間》,從中發現群眾募資應用於社區行動雖是一項好工具,但所需投入的技術與心力亦不容小覷;也因此,在2018年開始,全促會進一步與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合作,以「臺北眾力方程式(社區營造點媒合培力計畫)」為名,以社區集資推廣培力為基底,開展了多項新興社區溝通模式,並希望由實際下場輔導的過程奠基更深刻的社區集資培力輔導系統性方法。
社區X集資,國外集資平台怎麼做?
國外的群眾募資發展早於臺灣,各式平台的分眾分流亦有如遍地繁花,有採取借貸式集資,為農漁業一線工作者募集啟動基金的美國Kiva平台;也有採取股權式集資,募集資金在歐陸將古堡、博物館等歷史文化遺跡共同購買、保存下來的法國達太安平台。而以社區議題為主題的社區型集資平台,當前在歐美發展最成熟的兩個網站為IOBY和Spacehive則是採取贊助式集資模式,兩者分別在2009及2012年成立,雖然發展路徑有所不同,但核心價值都是希望以群眾集資的方式,來活化社區、培力民眾,以貼近生活的方式,重塑我們的城市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