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滄淯
前言: 90年6月17日新莊社區大學歡喜社區日的宣言是:『每天幫不認識的人一點忙』!滄淯老師所帶領的『藝術創作工作坊』,便是在這樣的理念下,由新莊社大全 體師生共同發起的免費贊助課程。這門課的學員是以『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精神障礙福利團體)為主的精神障礙者及其家屬。
兩梯次的課程,在90年底告一個段落,這些同學們的作品,現在正在台北捷運中正紀年堂站展出,展期是到三月底。四月中將移到台北縣政府公共空間走廊,六月 下旬再回到新莊的台北醫院展出,希望大家有空能前往欣賞,各社大若有興趣,也可逕行邀展喔! 本校現正與康復之友協會商談下一梯次的課程內容,除了針對病友們規劃的課程,也將安排一些課程,讓民眾對精神疾病能有較正確且深刻的理解,對精神疾病患者 來說,回歸主流社會是他們深切的期望,但因為彼此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與距離,是需要一些機會來釐清與消融的。這篇文章是滄淯第三次上課後寫的,他帶著這批 學生到許多地方去寫生,感謝這個過程中許多志工的協助。細細讀來,看見了滄淯的深情,更看見這群朋友對幸福的期待…. 二00一年七月二十四日下午,我和來自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心橋工作坊)的學員們相約在植物園上課。這是我和這群「精神障礙者」第三次的課程,遠遠的,他 們熱情向我問好,猶如是出外郊遊的快樂孩童。不過,我發現今天來的人變少了,有兩名學員因為住院而缺席,包括一名上一堂課在板橋農村公園時才加入的女學 員。
當時,她在前一天才出院,講話時會激動顫抖。不時跑來問我怎樣作畫,然後說:「老師那你要幫我畫,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畫,以後我就會畫了!」她總是像小孩般 手舞足蹈,到處奔跑,還幫忙助教黃素卿作畫,令人印象深刻。學員們對夥伴的病況起伏和來去,必然照見自己的真實,即使情況有別,心中承受的折騰應當是熟悉 的。只是,他們依舊笑顏相對,或許,他們在心橋工作坊(每天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上班,作一些簡單加工的工作)。已經熟悉並接受每個人精神和肉體的無常。我 不去追查難堪的處境,迅速打理自己的落寞,帶領大家遊園。暑夏的荷花池正式滿園盛開,蒼綠的荷葉,紅艷發放的荷花和滿池如茵的青苔,在艷陽下構築了美景。 找了一處樹蔭,我以黃素卿助教(她是我在文山社大台灣田野美學課程的班長,志願來當志工)先前在這裡拍的荷花照片,和學員們談色彩和構圖。學員大多沒有機 會攝影,每張作品都讓他們覺得新奇驚嘆,我說:「繪畫就像攝影,在滿園的美景裡,要仔細觀察,然後才能構圖、下筆,難免要經歷一些內在的煎熬,但是煎熬是 重要的歷程,只有這樣,作品才能表現情感;深入觀察、完成的作品,就是屬於你自己的。」
我看看困惑但微笑的學員們,補充說:「有時候,我們會經歷困惑和焦灼,滋味不一定好受,但是,我們一定要試著接受它,因為那往往是可貴的歷程。」巨樹成 蔭,我和吳淑均、黃素卿兩名助教、康復之友的一名工作人員,以及學員們近二十個人,在植物園內閒蕩,尋覓鳥禽和松鼠的蹤跡。即使生命要經歷折磨與試煉,在 軟弱與崩潰之內,究竟誰才真正有能力安全而又愉悅的活著?多數人活得好端端的,甚至功成名就,然而,多少人能避免冷漠、無情和無價值感,真實而豐盛的選擇 人生呢?這群學員們,或受藥物控制而行動遲緩,或身心俱疲而神情略顯呆滯,我們終究在篩落的陽光間,領受了活著的當下的一絲幸福。站立在生態池畔,我指著 盛開的仙丹花和蠟燭木,向大家分享水澤與樹林的感動,學員們發現了滿地落花而嘖嘖讚嘆。有一名年輕的男學員突然問我:「老師,這些花能不能治精神病啊!」 大家都笑了,我的心卻被這內在渴切的盼望撕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