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與食共生】台中文山社大:番黍四時春─番黍文化傳承見學
2016.1020
台中文山社大:番黍四時春-番黍文化傳承見學
行動時間:103年6月到104年11月
行動位置:大肚山、二林華崙社區
故事要從番黍的種子落在大肚山的紅土上開始…
本校吳金樹老師2013年在大肚山做田野調查時,第一次聽到「早仔」(一種紅米陸稻)這種作物。當時耆老們眼神流露出深深的思念說:「早仔是這世間最好吃的東西,聞起來味道有夠香的!」。那時便決定要想辦法找到陸稻種子以進行復育,期盼可以讓耆老們再次回味懷念的滋味。
延續103年的「大肚山紅腳蹄計畫」-大肚山傳統農作復育計畫,選定番麥(策略作物)、古早種高粱-番黍及秫米陸稻作為大肚山傳統農作復育計畫的三大作物,提供土地給我們進行傳統作物復育計畫的地主,建議我們可以種些高粱,因為地主會用高粱綁掃帚,希望可以將這些傳統文化技藝傳承下來,再加上本校吳金樹老師的母親四十年前在高粱收割季節,會買大量的高粱篙(稈)製作高粱掃帚,騎著鐵馬將成品賣到海線各地,陳、吳兩人對高粱都有濃厚的情感,因此決定以高粱為第二個復育對象,並以『番黍四時春』為名開始籌製。番黍播種後我們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彰化二林鎮華崙社區高齡82歲的莊施月聘阿媽,阿媽指著門口稻埕邊緣長出的番黍,訴說著早年種植番黍來綁掃帚的故事,我們聽得深深著迷就決定了用番黍來連結大肚社與二林社,大肚山頂人與二林老阿媽的「番黍四時春」紀錄片拍攝計畫就此誔生。
長達一年的時間,我們集結了一群願意一起努力的夥伴,從尋找種源、播種、除草、收成、曝曬、耆老訪談到掃帚製作,9/13製作掃帚活動到最後收拾時,學員表示:拿著剛綁好的掃帚整理場地,才深刻的體會到物力維艱的年代,先民們如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只為能好好的「掃地」。爾後發揮各自的巧思,推演出各家不同的掃帚傳承,庶民美學因而展現各自不同的風采,掃帚情傳承情。
|
|
學員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