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天健、李丁讚、周聖心
台灣有半數以上鄉鎮的最高教育機構僅止國中。筆者去年在南投縣某個這樣的偏遠鄉鎮,和一位國中教師拜訪學生家庭,其中一位女學生的母親表示孩子很喜歡舞蹈,筆者當場提到最近看過的一本舞蹈家傳記,覺得有助於孩子的自我理解以及自我認同。
這位國中教師則表示該鄉鎮完全沒有這樣的資源,希望筆者回到台北後,再提供相關訊息。學校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協助學子們的成長,良好的成長需要豐富的資源, 並且是能適合孩子們個別需求的資源。上述例子雖只是一本圖書,但其所表現的現實情形為:1.偏遠鄉鎮文化教育資源的嚴重匱乏,2.各種現有的社區教育資源 (包括學校教育內容)和社區的實際需求之間有巨大落差。這兩個情形反映在十二年國教政策思考上,我們面對的問題則是:1.全國有半數以上鄉鎮沒有公立高、 中職學校與相關文教資源,例如社區圖書館;2.高、中職學校普遍皆尚未落實「社區化」,尚無法針對社區學童個別不同的學習需求,提供學習資源。
學校教育的「社區化」具有「社區作為學校教育基礎,教育作為社區發展動力」的雙重意涵:首先,它指的是學校教育的經驗化,也就是讓各項學科的學習能與學生 們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如此學校教育才不致成為灌輸性的學習,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再者,唯有學校教育的課程內涵能貼近社區的文化、生態、經濟產業等 面向,學校教育才有可能成為地方發展的帶動力。
以「技藝性課程」為例,如若學校能與社區內的西點麵包店合作發展「西點烘烤課程」,學生們的課程學習將能以實質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不但能讓學習經驗趣味盎 然,並能成為具有生活反思意涵的知識學習;同時,透過學校教育作為媒介,學術力量也能提供小鎮的麵包店轉型成長的動力。對於「社區性」的重視,這些年來逐 漸成為台灣教育體系轉型的趨向,無論是官方推動的九年一貫課程,或是民間所推動的社區大學,都旨在促發一種以教育為帶動力的社區意識發展,復甦社區的生命 力,而十二年國教是其中根本的一環。
當區域性的社區大學能和區域內的各社區高中(約三至五所),以及各社區的國中小,包括社區文史、生態與產業等,連結成一個教育生活圈,教育方可能成為社會 重建的帶動力,而不是階級複製的場域。然而,學校教育社區化的首要條件是「社區參與」,而「參與民主」則是「社區參與」的基本理念。參與民主並不是一種投 票程序,它強調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遍及所有社會成員的生活方式。百年前的思想家杜威便曾強調教育是重建社會的主要力量,他同時還強調重建必須從地方社 區做起。對杜威而言,具有社會性與創造性意涵的「民主」是其社會重建主張的根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