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忠華
社大開學的領航任務 顧忠華/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經過多次的密集討論與詳細規劃後,「社大開學」這份刊物終於問世了,而發行了二十七期的「社區大學全國通訊」也正式停 刊,將傳播全國社區大學相關訊息的職責交棒給篇幅更多、資訊更為豐富的「社大開學」。這期的試刊號,代表「社大開學」的處女航,所有參與籌備與編務的伙伴 們,都對她充滿了期待,因為自從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成立第一所文山社區大學以來,雖然數目不斷激增,但是有關社區大學的報導和論述仍然十分不足,使得 社區大學的辦理初衷及經營理想,並沒有獲得有系統的整理與闡釋,這多少造成社區大學運動的某種分歧。
有鑑於此,「社區大學全國通訊」的編輯委員一致認為,以原來的通訊形式無法完全滿足社區大學運動現階段的需求,因此決定改版為月刊,並成立改版小組討論相 關事宜,經過廣泛的徵求命名,最後以腦力激盪的方式選出「社大開學」的名稱,準備許給社區大學一個全新的開始。我們清楚知道,當社區大學成長到四十餘所 時,一定會出現許多不同的辦學模式,不可能「重歸於一」,況且社區大學本來便強調有「因地制宜」的性質,必須尊重各地方的特色,才能促使每所社區大學爭奇 鬥艷,形成一片繽紛多彩的美景。不過,作為社區大學創始者組成的團體,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的使命,應該是提倡具有高度反省意識的辦學理念,避免社區大學與 其他既有的成人教育、社會教育或終身學習機構過份雷同,以致失去了在課程設計、社區經營和公民參與等等面向上,好不容易創造出來的「獨特性」。
亦因此,「社大開學」肩負了這樣的領航任務,希望能夠一方面扮演起開路先鋒的角色,繼續向前探索各種發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作為經驗累積和交換的平台, 如實地紀錄下在社區大學場域中發生的點點滴滴。換言之,透過對現有社區大學的觀察、描述、報導與調查,這份刊物將呈現一個較完整的社大圖像,同時她也將開 發更多對社區大學的理論分析與行動研究,讓「社區大學學」有一個公開論辯的園地。我們願意指出,台灣的社區大學運動不僅僅是在終身學習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 果,它還帶有許多「前衛性」、「實驗性」、「進步性」的內涵,時間終會證明,社區大學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於一群群熱心的教師、學員與行政人員發揮了莫大的 創造力,將抽象的理念落實為具體的行動,並且匯集出一股有可能帶動台灣社會重建的能量。再放寬視野來看,這個非常「本土」的台灣經驗,具有「全球化」的深 厚潛力,值得在國際交流及研討會中加以推廣。因為國外雖然也出現過類似的草根性學習運動,但是「社區大學」從構想到實踐,都充滿了「鑲嵌」在台灣社會文化 脈絡中的特殊風味,使得國外來訪問的學者們不時有驚艷的感受,並提出不少正面肯定的心得。這些林林總總的「社大成長史」,包括探討如何「深化」社大的自我 認識、又如何將觸角伸向世界,未來自會構成「社大開學」的主要內容。
當然,社區大學運動絕非毫無危機,相反地,我們警覺到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背後,其實處處充滿了荊棘與陷阱,由法律定位、學位認證、辦理方式、經費、場 地、課程、師資,到招生、校務、人事、會計…,社區大學往往面臨極高的經營風險,所以大多數實際參與社區大學行政工作的伙伴們,都仍然得耗費可觀的時間和 精力,提心吊膽地應付著十分不穩定的組織外部與內部環境。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社大開學」有必要針對種種層面的複雜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集思廣益研擬出 有效的對策,並凝聚所有「社大人」的共識,才能整合大夥的步伐,一致來爭取更合理的法制與營運條件。「社大開學」「開」張了,歡迎大家在此處共同「學」習 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