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英
西方自啟蒙運動之後,教育的思想與實踐朝著「開放」的方向前進。所謂的「開放」,意味著教育目標、教授的對象、課程、教學法、評量,和學校管理等思 想與方法上的改變,改變的幅度甚至可以像終身教育所主張的年限、地點、空間、學習方法等全面性的開放。到底開放教育的面貌與意涵是什麼?我從四個層面-- 個體、社會、政治、與經濟--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嘗試回答這個問題,探討並建構「開放」多元、豐富的意涵。個體層面從強調個體成長方面來看,開放的意義源 自反傳統教育的進步主義 與反體制的教育運動,主要受到杜威的進步教育,Maslow, Rogers的人本心理學,及Illich的非學校化等教育思想之影響。 美國中小學的開放教育,以「教育即生長」及「從經驗中學習」等為其教育特色。而自由學校(Free School)和無城牆大學(University Without Walls)等另類學校,則受人本主義和Illich的反制度化的學校教育的影響。 Illich批評學校教育不但使人越來越依賴機構、喪失了人的自主性和判斷力,而且也窒息了人的個性與創造力的發展。因此,另類學校則以強調發展個體的主 體性與能力為其教育目的。
進步教育或反體制教育的教育家認為傳統教育以單向式傳輸的學習模式,窒息了個人的創造力和學習者內在的學習興趣與動力,因而主張以學習者為中心和自由或自 主學習的方式,來取代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權威式的教育。目前國際知名的另類學校包括英國的夏山學校、日本的緒川小學,美國的瑟谷學校。台灣的森林小學、 種籽學苑、和全人中學,便是以自主學習的開放教育為其辦學精神。社會層面以社會層面來看,大眾教育由十九世紀中葉丹麥的 Grundtvig首先提倡,他認為「民眾學校」的教育可以改善一般平民的生活、發展在地文化、和培養丹麥人的民族精神。他的構想由其弟子Rodding 完成,於1844年成立第一所民眾高等學校(Folk High School),後來歐洲和斯堪第那維亞國家相繼仿效(挪威1862,芬蘭1891,瑞典1868,冰島1902)。 這些民眾學校的推廣運動從一開始就具備宗教的人道關懷,蘊含「普羅階級意識」和地方主義色彩。在此的「民眾」意謂開放、普及及地方化,也帶有平等與正義的 價值。
所謂的「開放」,指一般民眾學校的入學資格不受限制,教學方式注重自由討論,避免灌輸的方式,並把教育與社會生活結合。現今存在的民眾高等學校,除提供通 才教育的課程之外,也發展出公共事務參與、休閒生活、及職業訓練有關的課程,並開放給新移民作為語言學習和進修的管道。 政治層面政治性的開放教育意義則與社會正義的追求、教育民主化的潮流、和激進的社會改造運動有關。不同於宗教的人道關懷的是,政治性的開放意義蘊含了行動 的趣向,以教育喚醒階級意識,並利用人權的主張來消除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