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愛華
一、 社區大學與大眾教育 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在〈什麼是教育〉一文中提到:「現今新型的社會狀況使哲學面臨一個與以往任何時候都完全不同的任務,今天的大眾不僅把自己的力量置入到與 自己陌生的意志裡,而且還能將自我的知識和意願體現在選舉表決上。」這是大約一百年前雅斯培所面臨的德國情境,民眾不僅有權力參與別人的意志,更有權力表 達自己的意願。今天的臺灣便是面臨著這樣的情境,民眾不僅有權力參與別人的意志,更有權力表達自己的意願,然而「主權在民」固然是民主進步的象徵,問題是 如何善用自己的權力,完成合乎最大多數利益的選擇並不容易。於是,知識的下放以及教育的普及就成為台灣邁入二十一世紀的重要課題。社區大學開宗明義,主張 人人可以上大學,人人有追求知識的權利,它的理想正在於以突破階級、經濟、學歷,達到知識普及化的目的,而知識的普及化則象徵著民主的時代真正的來臨。
二、社會學課程之理想性格因為社會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涉及的是意義感與價值觀的問題,但是又不想只是透過美的角度、文學的角度來研究,而希望建立一個科學 的法則,來理解產生這些價值、以及產生這些意義感、價值觀等的規則。社會學發現人與人的關係、人群間的互動下產生的價值觀與意義感,都有一些特定的規則, 社會學想要透過科學的方法,找出它們的條理出來。如何找出這些條理,其途徑有二:(一)客觀精神(二)自由精神。
(一)客觀精神所謂客觀性,意思是它的研究過程,要有一定的理論、概念和方法;研究的成果,必須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原則,不能因時、因地、因人而產生不 同的結論。這種客觀性有幾個原則: 1. 符合邏輯:因為邏輯通常是脫離個人的好惡而存在,它自成系統,因此科學研究能不能符合客觀原則,它能不能合乎邏輯,常被看成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有一位美 國社會學家貝爾(Daniel Bell)說:「對一些關係的新理解,或者規定了具有『如果.....那麼........』這種形式的,可驗證的命題,都不能否認它具有科學特性的學 問。」因此,我們建立起來的理論,如果使用「如果......那麼..........」,或者「因為............所以.......」這種 形式,使我們掌握的事實,是在一定的形式原則下成立的,他脫離了個人的主觀與好惡,這時的社會學研究出來的事實,雖然各具特性,但我們仍然不否認它也符合 客觀性的要求。 2.不過度狂熱: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不客觀,常常都因為是過度投入或過度關心,有一位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注意到過度狂熱和客觀性之間的矛盾,他認為一個人必須感覺某種現象的重要性,才會真正去瞭解這種現象;但如果他要為一個狂熱興趣所激發的問 題,找尋一個普遍有效的答案,他就必須將他個人的關懷擱置一旁。這一段話裡提到,我們研究一個對象,要感覺它很重要而研究,而不是對它感覺狂熱的興趣而研 究。因為感覺它很重要而研究,尚屬於理性的範圍,一旦對研究對象產生了狂熱的興趣,往往就會超出理性的範圍,研究結果也就無法超然或客觀。韋伯擔心研究者 有過度的興趣,會影響結果的有效性,所以他建議,一旦研究動機過於狂熱,也就是放棄研究的時候。 3. 互為主觀:除了符合邏輯、不過度狂熱,互為主觀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條件。什麼叫做互為主觀,舉例來說:臺灣最高峰阿里山的高度有3992公尺,這是一個客 觀的事實,原因是這個高度,不是某一位或少數科學家製作出來的,它是經過其它的科學家重複檢驗之後,再加認可的。這個過程,我們叫做客觀性,也就是說,它 超乎每個人的主觀意識或意志,而在某些科學家之間具有共識,這種共識也叫做「互為主觀」。因為阿里山的高度,不只是透過科學家們各個人的判斷、批評和認可 而獲致的、它是每個個別科學家們之主觀的交集,不是某個科學家憑空製造出來的。所以所謂客觀,是所有的主觀看法都一致時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