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順時埔」是位於桃園市大溪老街南側的一片平坦階地,相較於大溪老街的繁華,這裡仍保持著略顯與世隔絕的農業生活。沿著灌溉順時埔的順時埔圳(月眉圳的一部份)行腳,可以看到渠道本身的縱橫交錯、分水與匯水、水筧、閘門等設施外,也可以看到仍在順時埔人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水頭、水尾土地公。如果仔細端詳,還可以看到先人們留下來的七星砌石工法。乘載著順時埔人們生存軌跡的圳道系統,以點、線、面的方式將此處的農業文化保存下來,或許正是「農業文化襲產」概念下,一個微小卻仍具體實踐的案例。
圳道引水,是農業社會中重要的景觀之一,以類似微血管的方式滋潤田地。抽水設備發明前,圳道系統仰賴重力,讓水從高處往低處流動。先民們洞察土地上些微地勢變化,創造各種不同的圳道系統,每處都飽含選址、工法、文化、生活智慧。身為在地人,圳道是生活的依靠;做為外地人,圳道則成為了認識「地方」文化的切入點。究竟我們可以如何認識圳道,或將圳道介紹給遠道而來的客人呢?本文利用桃園大溪「順時埔圳」(月眉圳的一部份)為案例,提供一個基於地理學視角的切入步驟。
-
建立邊界
在人文地理學中,空間(Space)與地方(Place)是永遠關心的議題。空間是理性、固定的存在,但地方則乘載了「意義」或「感受」,地方感則會進一步建立「認同」。但對於外地人而言,並不容易覺察什麼是地方的意義,卻能輕易地看見圳道本身的空間,先藉由界定空間範圍與其內涵,彙整出有意義的空間邊界,才不會不斷發散而導致主題失焦。
順時埔是一處由大漢溪主流沖積而成的低位河階(楊貴三與沈淑敏,2010)地形面,其北、東、南三側為另一河階內柵面(即大溪老街到二層聚落所在階面)的高大河階崖包圍,西側則是大漢溪主河道,為一封閉的地理環境(圖1)。在此個案中,順時埔河階面就是一個很好的「空間」範圍;空間邊界由河階崖和大漢溪河道構成,除了順時埔圳以外,河階崖上有多處湧泉(如圖2),增加順時埔的用水。
圖1 順時埔的空間範圍與邊界
圖2 順時埔東方階崖下的湧泉洗衫坑
-
首尾相連
界定了空間範圍後,便需要釐清在這空間中圳道系統的樣貌。一般來說,圳道水流是單方向的,只要找出起點跟終點,便可理解整個系統運作的模式。河階面是早期的河床範圍,所以河階面基本上也與河床具備相近的傾斜方向。大漢溪在此由南向北流動,順時埔的河階面也大致如此,主圳道從蓮座山觀音寺往北流向大溪(圖3),確立了整個空間中「南高北低」的格局。
圖3 蓮座山觀音寺下方的順時埔圳主圳道
-
路網成形
圳道系統中,主圳道通常會在地勢較高處,並以支流的方式將水輸送到灌溉的空間範圍裡,最後再匯集到排水線路,形成錯綜複雜的路網。在順時埔圳的案例中,總計有3條南北向的主要圳路,灌溉不同高度位置的農田,並透過東西向的支流圳道,將水輸送到各個田塊中。這些縱向或橫向的圳道,時而分流、時而匯流、時而並行(圖4),有時甚至是立體交叉而不匯流,有如都市道路般具有各種不同的樣態。
圖4 雙渠並行
-
尋找節點
路網找出來後,便可沿著這些路線尋找具有「意義」的節點。此處的意義並不局限於農業,或許更傾向於「生活故事」,最常見的可能是洗衫坑,融合了圳水與生活的細節。偶爾可以聽到在地人小時候於圳道中戲水的故事,這些地點都對在地人是有意義的位置。對外地人而言,沿著圳道走偶爾可見到圳水的專屬橋樑「水筧」(圖5)、古法的田埂或圳壁(圖6)等實景更能吸引眼球。此外,精神層面的信仰文化,如水頭(圖7)、水尾土地公(圖8),為圳道所穿行的聚落守護水源與土地資材,都相當具有地方意義。
圖5 灌排圳道立體交叉的水筧 |
圖6 七星石法堆砌的田埂 |
圖7 水頭土地公(仙佑福福德祠) |
圖8 水尾土地公(鎮田宮) |
順時埔位在熱門的大溪老街附近,相較之下,地理封閉且不為遊客所知。但留下較完整的圳道系統,則是順時埔的優勢。本文透過界定邊界(面)、首尾相連、路網成形(線)與尋找節點(點)的方式(圖9),以地理學的視角,將這些農業景觀串接起來,建立認識地方農業文化的脈絡。當然,本文中所說的「地方意義」或「地方感」,還需要靠更多在地人協力,挖掘屬於在地的故事,找出更多具有意義的點、線、面。我們期待每個社區、每個地方,都能將屬於自己的農業地景加以梳理,當累積足夠多的案例時,或許屬於台灣的「地方感」故事就能被建構出來,成為台灣獨有的農業文化襲產(cultural heritage)。
圖9 順時埔圳系統地圖。順時埔由大溪-二層所在的河階(二層面)階崖,與大漢溪主流東側的河階崖所包圍,形成空間邊界(面狀);順時埔圳的圳道系統包括物質(水)的輸入點(紅色三角點)與輸出點(白色圓點),並透過圳道(藍線)連結成路網;另有民生用水水井為獨立水源(橘方點)。節點(星號)沿著路網分布,成為順時埔圳區域內重要的農業文化襲產景觀,並可作為營造在地「地方感」的重要點位。編號說明:1主圳道分水工;2主圳道雙渠並行分水工(圖4);3仙佑福福德祠(圖7);4洗衫坑造景;5洗衫坑造景;6路邊洗衫坑;7階崖湧泉洗衫坑(圖2);8水筧(圖5);9鎮田宮(圖8)
註:
本文照片均為2018年10月22日由筆者所攝,圖9的分布狀態為同日筆者調查結果,可能與現況不盡相同。
參考文獻
楊貴三、沈淑敏,2010。台灣全志土地志‧地形篇。國史館台灣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