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廟興學」與公共生活的創新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 吳茂成
在地方,大廟興學與公共生活的創新,隱含著我們對大廟興學的希望與反思。
第十六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我們邀請屏北、雲林及松山社大,共同來倡議這一場《大廟興學與公共生活創新》社會實踐論壇。 在這場論壇之前的經驗反思,我們觸及了社大如何與大廟合作,如何進入地方、社大課程如何與地方文化連結等根本問題,我們發現,社區大學課程若與地方沒有連結,很容易淪為自我感覺良好的小團體,類似租界,缺乏公共性,簡言之,社大進入地方的行動,在於促進課程發展公共性。
從台灣歷史發展來說,台灣有村有廟,大廟就是社區共同體的代表,更是在地的社會參與、信仰與學習中心,然而,隨著鄉鎮的都會化、教育的國有化,我們也很容易將大廟與社區分開來談,例如以里鄰、社區發展協會來取代的傳統聚落的文化主體及公共性,地方文化與信仰逐漸被邊緣化、甚至被污名化。
從台灣社造的發展歷程來看,認同在地,找尋在地文化記憶,打開吾人對家鄉發展的新想像與行動,許多社區大學也因此,展開與大廟合作,創新在地文化與社區生活方式。 從大廟來說,也面臨著信徒老化、文化斷層危機、以及宗教觀光化、資本化的競爭,如何維持大廟的在地性、文化性與公共性,更形重要!「大廟文化若是崩解了,社大要不要面對?」誠哉斯語,進一步探究,地方文化崩解了,社大要不要面對呢?如何面對?
第十六屆社大全國研討會,「大廟興學與公共生活創新」社會實踐論,台江、雲林、屏北、松山社大將共同反思這些問題,從彼此在地的大廟興學經驗,提出未來可能的做法! 屏北社大這一二年來,結合縣政府、結合萬年溪整治,從一條溪的文化再造行起,串連起萬年溪畔的數間大廟,推展萬年溪學堂。雲林縣政府則從政策面著手,以縣府名義進入大廟,以大廟為基地,開設社區學堂,推動社大學習運動。
身處在都會區的松山社大,也結合松山區公所,一同與慈佑宮辦理錫口文化季,從文化活動中,促進社大師生與慈佑宮有更多的學習互動。至於台江,社大與大廟合作,以廟為教室,以村落為公民參與的實踐場域,一步一步,發展社區、發展學習、發展生命。
松山、屏北與雲林三地經驗發現,透過公部門,初期比較容易打開與大廟對話與合作的空間。但是,不論公部門、社大或是大廟,三方都是在模索彼此如何互動合作中,逐步建構彼此的合作願景與信任度! 大廟很有主導性,社大要如何配合?自己覺得可以介入的是小廟,危機就是轉機,廟的開放性就會出來,大廟會主動問社大可以提供何種協助,合作的過程,後續效應不錯。
文化季雖是活動…對廟來說,人與錢不是問題,而是自信心不夠,大廟不知道如何表達,傳承文化,因此要透過社大幫助推廣發揚大廟文化。
(訪談一)有些廟面臨轉型,他們也會想找社大,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做?
(訪談二) 從社大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來說,先做好資源盤點,這是社大進入大廟、走進地方之前,很重要的工作,經由資源盤點,才知道如何與大廟合作。就此而論,認識地方,乃是社大發展在地性、推動大廟興學的基本功課。此外,社大走進地方的興學行動,也隱含著對地方的認同,要與大廟建構夥伴關係,以及如何永續參與的考驗與挑戰! 我們目前一開始進入很好,但是後續工作,廟方還是配合方式居多,雖然地方文化節也會邀請我們去,不過還是配合關係,你配合我,我配合你,互相支援。
(訪談二) 社大與大廟的夥伴關係,既是互相支援模式,更要互為主體,共同投入大廟興學,例如雲林社大就協助拱範宮,進行古蹟修護,從縣府為主,廟為輔,變成廟為主,縣為輔,目的在於讓古蹟被看見。 從課程經營來說,大廟興學不是為了開課而開課,而是結合大廟文化開課,創新課程與教學內涵,開展地方學的經營與深耕,就教學而言,也會觸及如何進入社區的班級經營與教學設計想像。
簡言之,課程規劃不只是知識技能的教授,而是課程與地方文化、社區發展的文化創造關係。 吾人深知,文化教育是地方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投資,有何改變,往往要很久才會被看見,因此推動大廟興學是一條長路,大廟與社大、公部門的投入,也要有耐力,才能走到公民社會的理想之境。
因此如何在社大與大廟合作過程中,促使大廟社群領袖、社大工作人員、公務人員,認同大廟的公共與文化性、認同社大公民社會的理想,認同社區文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更是社大的基本功課!
簡言之,大廟、社大及公部門要互為主體,才能從互相支援、互相對話與傾聽中,發現在地公共生活的創新可能! 大廟,對於老一輩的台灣人來說,那是成長的地方,心靈的故鄉…,我們如何引導青年人重回村廟,重回土地,讓大廟青年化,這將大廟興學鞎鉅的任務。
我們在七年前,海尾朝皇宮、社大台江分校,發起台江大廟興學運動,這場運動,起於爭環境權、爭文化權、爭學習權,終於發展社區、發展學習、發展生命的辦學願景,開創在地學習的創新可能,深化學習在地的文化認同,七年來,這一場台江社會實踐、社會創新行動,像大河一樣,滾動許多鄉親、大廟、社區、學校,不斷的參與,每一學期的開始,每一年的到來,都是一場反思,更是一場學習如何永續發展的挑戰行動。
七年來的行動,我們發現,我們在地方,也在台灣!透過倡議與經驗分享,我們發現不僅是在台江,我們同時發現在全國各地,也有著類似的大廟興學故事! 《大廟興學》在台灣,應該更精彩與動人,從台江文化運動的在地行動,我們看到這樣的願景與可能。
期盼更多社大夥伴,五月十七日,一起參加這一場社會實踐論壇,投入大廟興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