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實踐中涵養公民的力量
臺北市北投社大校長 謝國清
在台灣,許多人把『民主』等同於選舉,至於其他與民主相關的政治活動,則被許多人視為畏途,當面對公共議題時,往往用一句『不要參與政治活動』撇清自己與公共事務的關係,而喪失了『人民當主人』的機會,因此,對大多數人,特別是偏保守,卻佔多數的中產階級而言,民主往往只會發生在政治選舉中,又或者有人會把『自由』與『民主』混為一談,而將『民主』扭曲成為『民粹』,因此,我國雖然號稱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卻無法真正落實民主精神,絕大多數人把生活自主權讓給政府或政客決定,進而阻礙了面對未來所應該具有的創新思維。
社區大學創立之初,提出『知識解放』與『促進公民社會』兩大訴求,以進行新一輪的社會改革,其中『促進公民社會』無疑是深化台灣民主的代名詞。『學校在窗外』一書中,黃武雄老師指出台灣解嚴以來,沒有經歷社會重建,使人在重建中看到參與社會的力量;他又指出台灣解嚴之初,許多人在談台灣新文化,而他認為台灣新文化的發展基礎,經線為『參與』,也就是讓人參與公共事務,參與公共政策,緯線則為『學習與思辨』,讓人重新認識世界,思辨人存在的價值;他說參與使人激發再學習的動機,啟動價值的思辨,而學習與思辨則會提高參與的品質,所以參與與學習將激盪出新文化的活力。
事實上,『參與』、『學習』與『思辨』正是社區大學辦學的靈魂,也是促進公民社會的鐵三角,然而即使已經超過十五年,社區大學的辦學大多數還是以『學習』為主,不僅缺乏『思辨』,更難有『參與』的機會,當然不能說社區大學十五年來在這些方面沒有任何進展,事實上,有許多社大非常積極的創造『參與』、『學習』與『思辨』的機會,也達成一定程度的成果,但相較於目前社區大學的規模,成功的比例確實不高,究其原因,在許多狀況下,我們經常會把『參與』、『學習』與『思辨』分開來看待,其中『思辨』是最困難的,長期以來我們缺乏思辨的習慣與態度,以致於多數人還是聽從權威學習知識,聽從權威參與公共事務,而使得學習與參與的深度不足,且無法觸動內在的主動意識以學習更深更廣的知識,並參與更多公共事務,再加上許多參與的標的往往陳義過高,使得無法累積成功的經驗與自信,以致更難以啟發主動參與的動機。
假如我們可以設計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並能引起共鳴的議題,作為參與的標的,不需要太顧慮成功與否,也不需要太過急於完成,在過程中,從容的進行學習與思辨,因為時間充裕,規模也不會太大,所以成功的機會比那些遠大的公共事務來得容易與快速,如此逐漸累積參與的經驗及信心,則不但有機會激盪出新文化的活力,也將進而提昇參與公共事務及政策的主動性及信心。
事實上,『參與』及『思辨』是兩道困難的關卡,但卻是形成公民社會非常重要的兩個元素,透過深度的『參與』,不但可以累積成功的經驗、建立參與的信心,還可以增強參與者對參與標的的認同感;『思辨』則一方面可以提昇參與的品質,一方面則讓參與者的思維愈來愈靈活,而使得社會創新的可能性大為增加,當然『思辨』也能讓參與者提昇『學習』的動機;因此,社區大學應該設法提供『參與』及『思辨』的機會。
北投社大自創校以來,即積極落實促進公民社會的辦學理念,除了關心社區及社會的公共議題外,在校內更積極實踐由老師、學員及社區等代表共同參與各式校務,因此,校務會議、課程審查會、課程發展會或其他許多會議的委員組成皆包含講師、學員及社區代表,然而不論這些機制多麼成功,透過這種點狀式的會議,況且是很久才開一次的會議,充其量只能算是初步的校務參與,其廣度與深度皆有所不足。
自民國98年起,北投社大擁有一棟五層樓的獨立教學大樓,當時即思考應該藉此發展學校特色,然而何謂『學校特色』?是整個建築體的外觀有特色?還是每一間教室各有特色?或是周遭的環境有特色?是由行政團隊構想後請建築師協助建設的特色?還是請景觀設計師協助設計後的特色?這些都是發展特色需面對的複雜問題;不過,不論是改變校園或改變教室,都是與每位在北投社大上課的師生及行政人員息息相關的工程,因此,民國100年,北投社大乃在『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試辦方案』中,透過獨棟教學大樓的特色發展,邀請師生及社區夥伴共同參與討論規劃特色,促使共同參與校務從原先的點狀式會議進展到線狀式的計畫與專案。
100年度的計畫過程中,參與者最常提出的問題是這些討論結果會不會真的被實現?尤其是當大家在引導老師的協助下完成學校一、二樓模型時,都期待未來真的能有實現的機會,同時在討論過程中,針對北投社大的未來定位,共同提出『北投社大成為北投人的客廳』的願景概念;101年度本校設法籌措足夠資源,依著該模型,邀請陶藝及版畫兩班師生進行進一步的細部設計,並完成模型中最重要的陶版工作室,如今每週六上午上課的陶藝班師生,在下課後總會繼續留在學校,或在教室裡,或在走廊上,三三兩兩一邊聊天,一邊進行著陶藝創作,同時間則有一些學員主動準備中午的食物共食,可以說他們正在實踐『北投社大成為北投人客廳』的理想了。
101年度本校依然獲得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的支持,乃正式以『民主學校』作為計畫主軸,除了持續以獨立教學大樓作為公共參與的載具外,同時企圖透過『課程公共發展及參與』的實驗,以更全面性的落實校務的公共參與,事實上,社區大學的業務畢竟還是以開課教學為主,因此,課程及教學與學校裡的每一份子皆息息相關,如果能有一定比例的課程透過學校、講師及學員共同發展及參與,那麼不但可以有更多的創新,也會獲得更大的認同與投入,更重要的是,經過這些點點滴滴的成功經驗後,預期將促使更多師生未來更有信心投入公共事務,而民主的圖像也將愈來愈清晰。
然而,進行『課程公共發展及參與』並非容易之事,因為老師們皆會擔憂改變現狀後,會不會就開不成課?因此,北投社大特別邀請幾位對學校非常支持的講師及學員,並設計一些與生活相關且容易引起共鳴的短期工作坊進行實驗,而且這些工作坊同時扣合數個重要公共議題,而為了讓大家能從學校的公共事務擴展到社區的公共事務,101年度的計畫,乃從以北投空照大地圖為學習標的的『異域。北投fun行工作坊』開始,緊接著帶領大家走入社區的『走在北投工作坊』,後續則是進行為一群陪伴行動不便長者的志工所設計的『陪伴生活工作坊』、企圖促成農業生產者與消費者合作而設計的『農業下午茶工作坊』,以及為建構一座回收生活用水及雨水,同時建構以環境教育為主的概念店雛形,所設計的『中水回收系統建構工作坊』,此外,也邀集多位學校師生成立『智囊團』,試圖透過跨領域的討論,創新學校校務等。
辦理這些工作坊的重點並不在於工作坊的內容為何,而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透過共同參與的滾動式修正所達成的效果,也就是每一次工作坊前後,邀集工作者、引導教師及部分學員進行討論,或者直接在工作坊中進行探討,以試圖營造並落實『課程公共發展及參與』的構想;整個實驗過程中,證明了只要能透過共同的參與,並在參與過程中營造學習與思辨的機會,不但會讓參與者更加認同所參與的事務,也提昇了參與的品質,更產生許多創新的內涵,此外,我們發覺參與此計畫的講師,也試圖把這種公共參與規劃課程及發展的精神實踐在他原有的課程中,同時也有愈來愈多師生主動關心一些公共議題,譬如新北投火車站或北投纜車興建的議題,或是核能、服貿等議題,有愈來愈多師生會主動參與相關活動。
最後,本校計畫中的三個齒輪圖,其意涵即在於以『民主學校』作為推動引擎,營造『永續生活』並形成『北投圖像』,最後則達成『宜居、宜遊、宜學』的『新』北投文化生活圈,而那個『新』字,除了代表讓民主成為深耕北投的新文化之外,也代表在民主的價值下,能因應未來變化的創新文化得以源源不絕,事實上,從過去一年半的執行過程,除藉由發展學校特色的議題外,並刻意以『糧食危機』、『高齡議題』及『極端氣候』等三大議題,設計讓大家可以產生共鳴的工作坊進行操作,其結果不但驗證了前述的論述,更造成各種創新及百花齊放的結果,因此,我們深信不論是『民主』或『參與公共事務』,只要能從生活經驗中建構更多參與成功的自信心,就能勇於進行更多的創新及面對未來的挑戰,並逐漸落實民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