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實驗教育與社區大學的對話
圓桌論壇
文:柯穎瑄
公共性的討論是社大20年來不斷被提出也是社大論述的建構中持續進行思辯的課題,108年8月31日全促會與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合辦「公共性:實驗教育與社區大學的對話」圓桌論壇,從410教改後開展出的兩條教育路線的觀點出發,探討公共性對於教育實踐的意義,其中產生許多豐富的對話,藉由外部觀點刺激社大在公共性的思考,也值得後續社大論述發展作為參照。
全促會楊志彬秘書長說明社大二十年以至今年4月7、8日社會分析共識營、7月17、18日學術研討會籌備工作營的討論,梳理出社大在公共性討論上的四個層次:
1. 對應於中產階層需求為主的社大課程內容,導致社大的課程與學員不夠具有公共性。
2. 過往公共性強調公共參與、公共議題的思考方式過於侷限:並且,社大在地方長期累積,但缺乏對於地方的高度及深度,僅以「地方連結」思考公共性的作法,在面臨人才流動、政策衝擊之影響,如何能夠保有能量以維持公共性的發展?
3. 社大從學習歷程來看從個人到公共性,早期開展出生活藝能公共化的討論,如今逐漸有些認為生活藝能公共化過於強勢的對話,學員及老師內在的主體需求、在個體及個體中間取得共感以致相互影響的路徑被忽略;個人成長的潛能釋放、社群內聚導向公共性之路徑雖逐漸被重視,然在達到公共性的發展路徑尚待更多認識及理解。
4. 社大在地方公共事務的參與成就和學員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轉化之間,過於強求。過往認為社大可作為一強而有力的穩固根基,將兩者組織起來;但兩者之間匯聚的力量或許更像是支流漫流,互相滲透,持續蔓延、匯流、成形,卻又不一定是完全融匯在一起。
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薛曉華(薛雅慈)理事長則由七月份學會對於公共性探討的結論提出公共性之本身應具有「準公共財」、「符合民主、公開等合法性與程序正義」、「產生公共利益、外部效益」之特性,而在教育本身即為一高度的公共事務,在其具有極大外部效益的條件下,國家應投入資源、建置一定程度的支持系統,但於此同時,就教育獨特的「公共性」而言,應注重創新性、主體性、自主性、多元性的保障;在實驗教育內涵關注全人教育的理念,在公共性的發展以至發展達至公民社會的內涵之前,重視主體的自主性必須同時被實踐。
看似個人的「自主性」與看似公眾的「公共性」,在圓桌論壇的討論之中事實上是不斷交會且相互補充的。相較於社區大學的發展,實驗教育在教育上更加關注學習者的主體性,而社大在公共性上的討論也開始更加重視個人成長、個人與個人交會之間所開展出來的力量,這方面可作為社大討論公共性上的對照;而社大扣連地方發展,在公共議題的深耕及公民參與的實踐上有更多的討論及經驗,也可作為實驗教育的對照。
或許我們也可以將社區大學視作成人的實驗教育,同樣關注公民養成及公民社會形成的兩條教育軸線,皆重視由生活中經驗所創造出的社會關係,以及在關係中回望自身所激發出的公共性。透過社區大學與實驗教育的對話,公共性的議題得以從社大外部的角度被補充,也期待後續社大相關議題的論述也能夠透過更多不同社群間的交流能夠有所推進、逐漸成形。
圓桌論壇之會議紀錄詳見本文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