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參與城市新想像-參與公共,實踐生活
文/詹芯佩
人們居住的城市,該如何被形成?或許,得回歸到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你/妳滿意現在的生活嗎?
本論壇透過臺南、高雄、新北雙和、北投/淡水四地的實踐經驗與案例,帶現場與會者從「公民如何參與生活空間」的角度,走入臺灣都市發展脈落之情境。
一、主題:介入市府施政的公民智庫-以歷史街區與臺南百歲公園為例
引言:臺南公民智庫召集人/林朝成
城市如何在保有脈落底蘊下,與時俱進?臺南公民智庫以社區大學公民教育場域為奠基,組織跨領域智庫委員會、搭建開放政府平臺、規劃市民講堂,邀請民間發聲參與社會運作。
著眼於長期關注都市發展的動態過程,在議題操作的工作上,結合民間NGO、專業工作者,將委員會分為兩組:「人文環境組」(12位)、「生態環境組」(6位),並挑選主論述的責任委員,重要議題有:「守護臺南老樹與百歲公園新想像」、「推動臺南歷史舊城區特別特例法案」、「城市軌道運輸的重新定位-鐵路地下化的迷思」。
「宜居城市沒有綠色概念,如何宜居?」10年前將全臺南的老樹,花了3年的時間調查,棵棵樹圍、樹冠、樹齡均有定位,從中發展「為何列入保護」、「樹的人文故事」,邀請民眾關心,而1917落成的臺南公園,之於其中有著指標性意義,2017年,臺南公園一百歲了,公園與都市應該有著何種關係?公民智庫計畫推動「臺南公園再生委員會」,跨局處協商(文化局、農業局、工務局),把它重新定位為「全臺灣第一座複合的古蹟與自然景觀文化資產」。並透過開放政府平臺,資訊透明化,讓民間直接參與。朝成老師除於現場舉此推動實例,更指出鐵路地下化非地方性議題,而是全國性議題;並說明預計提出「保存文化脈落舊城區特別條例」是為監督財團炒作,呼籲政府應擬訂城市規劃的整體作法等正在發生的議題行動,為我們深入此些案例,導引諸多理解的線索。
二、主題:高雄第一社大的實踐與思考-都市農耕與氣爆都市危機
引言:高雄第一社區大學主任/張金玉
從日常的「吃」,也能倡議社會新價值。高雄第一社區大學從扎根將近10年的工作-「都市農耕」為出發,從食物的角度,走入城市生活安全的課題。
社區大學作為民間多元學習的平臺,在生活世界裡,有著發展各式議題的契機與可能,關於「都市農耕」,金玉主任從一門課程培養的10位種籽學員說起,延續農業、食物的主題,社大與學員們共同辦理了讀書會、實做課程,也因為「從廚房看天下」這第一本書及不斷討論的過程,開啟、延續至今成為110名社員的自主性社團-「樂活自然農園社」,現在,他們有自己一甲四分地的社團農場,並積極與12所國中小學校、企業單位,推展有機飲食、食農教育、彎腰種植的社區行動,穩扎穩打進行公共實踐。而有感於高雄市「城市核心端」人口密集的共同處境、及其策略切入的重要性,他們也開始與「旗津大酒店」合作,規劃屋頂菜園。
以「樂活自然農園社」為行動核心,高雄第一社區大學、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則扮演資源連結的角色,每月召開跨社群組織共識會議,從年度願景、經驗檢討、到聚焦發展,並有耕讀讀書會,從中,組織團隊感。而也由此深厚累積,與新化社大、北門社大、旗美社大、全促會臺南辦公室、主婦聯盟基金會南部辦公室、綠黨高雄支黨部等NGO團體,組成「南方食育小組」,現正為年底食農立法政策論壇進行相關政策遊說之準備。此外,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也成立推動中心,藉此期待全面性思考,發展議題倡議之高度。
藉由「農力培育」,讓更多市民可以參與,同時,高雄第一社大也提到臺北都市農耕「快速政策化」衍生的問題,接下來,更希望儲備更多民間能量,做好未來政策督促的準備與銜接。
三、主題:生態城市-新北雙和與林口(後以新北雙和案例為主)
引言:新北市永和社區大學主秘/張素眞
生態雙和立基於「如果新北變成一個市」,那永和會有什麼不同?升格為市,倘若城市發展、規劃不變,那有何意義?為什麼我們要居在在人口密度如此高、生活空間擁擠,房價還要180萬的地方?素眞主秘破題提問。
為觸動在地居民對自我環境的覺察與省思,永和社大第一步先讓大家來「感受雙和」,透過辦理雙和「十美十缺」活動,除蒐集不同的社區觀點外,更希望創造些民間討論,結果,讓他們意外的是,美的比例很高,美的都是天空、河岸、綠地,而有意思的是,醜的竟是同一件事情,被分割的天空、臭水溝…等,想見大家對自然的渴望。
自此,永和社大有意識的設計多種活動,其皆指向發展人與都市的關係。其中一個成功案例:2009年,福和路、林森路等路段,每3公尺設置了一支羅馬柱造型路燈,此種風格與地方何關?社大藉由邀請民眾腦力激盪、共同討論,進而突顯對於公眾建設,民眾的真實需求,並搭配媒體發聲,最後,也總算成功恢復市容。此外,現場並分享「二手修理市集」、「低碳上學日」等操作議題與方法,均是從不同面向去修復人與物品的連結、身在空間的感受。
四、主題:臺北都會發展的困境與可能-北投與淡水案例
引言: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
「A city is the place of availabilities. It is the place where a small boy, as he walks through it, may see something that will tell him what he wants to do his whole life.」-Louis Kahn
瑞茂老師在引言的開頭,將尺度拉高至世界角度,「和臺灣緯度一樣的,幾乎都是沙漠!」這就是為什麼談綠化、氣候變遷很重要,「以前我們說的西北雨,現在變成強降雨,臺北市最好的排水溝溝徑是79mm,現在每次下都100、200 mm,當城市沒有泥巴,水都會馬上落到排水溝,肯定淹水。」而在臺灣的都市發展過程,很特別跟臺灣的房地產發展有關,也可以說是在政商過程中所形成。
透過講述臺灣城市經驗還沒有很久的歷史,進而切入我們持續面臨開發主義的擴張、對資源的掠取,現場舉出淡水河口高灘地的土地歷史,「竹圍與紅樹林之間,因為蓋捷運,把廢土填在現在種菜的地方,常常我們看到的,並不是我們看到的」,提醒談這樣的議題,不能只談未來想像,也要理解過去,對人們造成的問題有深刻的反省。
「城市是什麼?城市是孩子走在路上,知道未來他要做什麼的地方。」這是分享其中,一段動人的話(引用路易.康)。城市,就是人走過去可以理解的空間,簡報以一張「淡水重建街預計蓋階梯」的圖,探討背後的心態與機制;並以「北投車站」為例,說明其見證科技史與建築的關係,引導參與者思考透過這個車站,發展與人的關係。
「我們要什麼生活方式?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對都市安全已經對我們造成威脅,應該開始回來關心「人的處境」的課題,這個時候,社區大學便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持續透過行動讓真實世界有回饋、調整的機制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