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路
統整課程目的
以每週一次的微旅行,親臨台灣歷史或新聞事件的場域,透過親身體驗及討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方式及不同之思考角度,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大家對人權及法律議題的思考與想像。課堂中設計數個常見的法律人權主題,並開放同學在踏察過議題現場後詢問法律問題。以同學切身體驗為基礎,帶同學走出教室,讓同學感受人權即生活,生活即存在著許許多多有趣的人權故事。
自由背包客的課程目標是建立同學重要法律及人權意識,因為人權議題存在生活之中,讓同學能感受人權的價值,進而保護自己也維護他人之權益。同學更可以成為小小人權法律種子,幫助週遭親朋好友及弱勢族群。更重要的是透過課堂討論激盪與分享,培養學員獨立思考及判斷的能力。
關於這門統整課程
人權議題及關懷弱勢的團體在社會裡默默地付出而鮮少有媒體曝光率,因此知者甚少,然則很多弱勢者的權益都需要這些機構的維繫與支持。社區大學如何連結同時是民眾的學員與這些機構,去除社會普遍對於議題的刻板印象、污名化等,從而認知到對人權、公民權利的重要性並拾起,進而產生行動,這就是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
社大的經營理念本身就期待實際與地方組織結合,然而找到關鍵而有意願的頭人並不容易,而且大家都知道人權、法律、文史類往往都是叫好不叫座的硬課程。兩年前的一個晚上,在社大辦公室跟幾位老師聊起如何將人權類課程進行轉化的構想,在幾個臭皮匠的出主意下,我們將人權跟實地參訪結合,名稱轉化為「自由背包客」,又因為律師有訟案在身要出席法庭辯論,也考量學員交通問題;就以可一日來回的雙北地區為主,因此「自由背包課的人權微旅行」就在105春季誕生了。
由於工作量及議題性的緣故,並不一定都願意接受參訪,有時候甚至因為議題敏感的緣故,連招牌都沒有,從一開始藉由律師的人脈與商量參訪時機與意願,到後來我們更增加了更在地性的機構如樂生療養院、非機構的新莊汞污泥房屋區域等,都是都有賴於學員提供意見,老師在地方知識與人脈的連結與拓展。
經過一個學期後的嘗試,課程延長為18週,更逐步嘗試多種議題,像是醫療人權(如松德療養院、國軍北投療養院等)、婦女人權(國家婦女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等)、監獄人權(看護所等)、同志人權(紅樓同志酒吧、同志諮詢熱線)、身心障礙者人權(身障協會)等;也由一開始以主辦單位安排為主,到律師群老師主帶隊,並在上課前一定有一次現場場勘,與機構或單位人員安排上課動線與流程,並決定學員大團體討論地點。到最近一個學期,還加入了「國會調查兵團」的熱心學員協助攝影紀錄,放上youtube後,其中一隻影片更有超過5000人的點閱率。
學員一開始都會專注地參訪,慢慢發展出越來越多的討論,參訪的學員在中參訪有感受,自然會想要發言說話討論互動。他們多表示沒有這樣的課程面對面實際參與,都不知道社會存在這樣的角落,不僅部份學員會個人主動捐款,社大的期末成果展逐漸出現了義賣班級成品,指名捐助金錢、物資給曾經參訪的機構,例如手工皂之友社在去年新莊社大校慶舊義賣便捐助一批手工皂給關愛之家,有也同學詢問並主動擔任身障協會的志工。
台灣媒體看似發達,但民眾由於參雜太多為搏版面的戲劇性及商業機制的成份,都保持一定的懷疑,而這樣的懷疑,加上間接資訊導畢竟與真實體驗還是有所不同,無法取代直接、親身接觸產生的衝擊感受。真切而實際的感受才能產生屬於個人的真實經驗知識,此間歷程的學習遠勝於在課堂內單方面的知識進補,這樣的經驗知識再藉由與機構對話、團體之間的討論,老師的角色則著重在教學條件的安排與設計,在學員旁乃做為其學習的輔佐,讓這些學員程為學習的主角。如此,去除了對於特定族群的污名化,也讓需要協助與被關心社會陰暗角落可以被關注到,後續學員能動性的展現幾乎可以在校內的各種行動/活動中點點滴滴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