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的社區大學,幾乎每所學校都有社區分班,以因應幅員較為廣闊的區域民眾。社區分班因地區特性、學校人力、經費等等問題考驗著社區大學在地區的經營,於是在南部社大聯誼會中發起深入探討社區分班經營的想法,經過多次的討論,於十月六日在新化辦理「社區大學社區分班經營工作坊」,以下是新化社區大學柯羅以,針對當天活動的報導。
社區大學社區分班經營工作坊 活動報導 By 新化社大 柯羅以
籌備近半年多的社區分班工作坊,於10月6號假台南市新化舉辦,時間從早上九點半至晚上六點,一整天的活動,在討論與觀察員的回饋下,劃上句點。
當天的工作坊,來了近50多位的社大伙伴,分別來自12所不同的社區大學,有從宜蘭遠道而來的宜蘭社區大學校長,也有從最南端而來的屏南社區大學主任秘書。
早上的案例分享與討論中,邀請分班比例較高的旗美社大、社區主導型的屏北社大與分班規模大的屏南社大,與大家一同分享並回饋他們的辦學經驗。
旗美社大專員雅芳與大家分享,「農村是一所學校」的由來,因為他們的轄區,除了熱鬧的市區外,農村型的社區占了大多數,也因為這樣的一個生活型態,要居民晚上摸黑出來上課,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於是開始有「把學習送到家」的發想,因為這樣的發想,變成旗美社大往後經營分班的一個重要精神,而「探課員機制」也因應而出,由專門負責該班的探課員,也是資深的學員,藉由固定的跟課,定期與社大回報學員的狀況與學習狀況等等。甲仙區探課員淑卿姐也分享自身的經驗,探課員,不僅是傳遞資訊的重要橋梁,也是社大工作人員重要的好夥伴。
屏北社區大學與大家分享,吳孟如主任一開始,直接在投影機秀出屏東縣的學習地圖,說明轄區的學員屬性、特性、並開設客家課程的原因。分班的課程,部分都是交由社區的發展協會承辦,在今年的六月,屏東藥用植物班的指導老師與六位學員成立「屏東縣藥用植物生態產業學會」,希望藉由這個協會的成立,能推廣並提升社區農地產值的經濟效益。萬巒分班的負責人秋連姐分享,她從學員、志工、一路到負責人,她的心情與心態轉變,提到一點,她在開課前,會先做問卷調查,以了解學員的需求。
最後的案例分享是屏南社區大學,葉培昱主秘提到,屏南學區狹長,由校本部協助社區經營是目前最好的方式。在談合作之前,帶領人對社區的想法與想像以及對社大理念的認同,變的非常重要,但是,一定會遇到想法理念不同,但仍希望社大在該社區開課的事情,這時,社大一樣會幫忙,只是形式上就不會以開課的方式,而是提供他們公部門或其他的活動資訊,或者幫助他們寫成果報告書等較文書上的事情。經營分班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的陪伴與協力是不可缺少的,而當凝聚足夠的社區意識,才能讓該社區自我成長,創造出該社區的自我價值,並有能力聘僱或吸引年輕人回鄉,在地就業,活絡社區。
分組的討論與分享,各組分別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討論「理想的社大社區分班模式,想達成的目標」提到,希望藉由開設分班,達到知識的傳遞、社區的自我提升、進而參與社會的公民活動。對於「分班經營,需要哪些工作能力及如何培養能力」提出,需要的能力有:經營社區的能力、組織的能力、溝通協調的能力、觀察敏銳的能力等等,如何培養可以透過:個人的培力與組織內外部的培力訓練。
一整天的分享與交流,兩位觀察員回饋許多寶貴的意見。
羅東社大的吳國維校長分享,他們的辦學經驗及培訓工作人員的方式,工作人員都要學會獨立且獨當一面,透過電台的廣播、活動的主持人等等,因為主任不是永遠的對外發言人。全促會秘書長楊志彬分享,在各組都提出許多的方式及經驗,要如何讓這些產生更強的力道,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最後的綜合討論,旗美社大的主任張正揚提出,下次的工作坊,建議可以留一些時間,給在場的工作人員,發表感想或是提出問題,讓分班工作坊,更能達到交流並溝通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