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與如何經營社區分班? ─記社區分班經營工作坊的籌備與意義
文∣張正揚(全促會常務理事,旗美社大主任)
台灣自1998年第一所社區大學成立迄今15年,已累積可觀辦學經驗。在此辦學經驗的累積基礎上,正是吾人作為社大工作者,自多年多元的辦學經驗中,重新檢視社大辦學理念與實踐之時刻。
自「社區大學」 之名觀之,有兩個概念,一為「社區」,一為「大學」。前者作為辦學之所在和回應主體,後者則基本上暗示一種辦學的形式及參與對象。「社區」「大學」看似兩組概念,實則無法切割,「社區」的實質內涵在相當大的範圍與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了社區大學的面貌。不論是在城市或鄉村,人口雖有疏密之別,但絕大多數的社區大學,為了滿足所面對社區的學習需求,皆開設了數量和形式不一的社區分班,這其中,尤以面積廣大交通不便的偏鄉地區更為明顯。
南部社大自雲林迄屏東,共有21所社區大學,當中絕大多數社大所在學區皆屬於地廣人稀的農村區域,因此均設立了為數可觀的社區分班,若干社大的社區分班比例甚至超過總班級數的一半。社區分班的存在早已超過十年,然而,在過去,雖然有各式各樣對於社區大學理念和實踐的討論,卻幾乎沒有對於社區分班應當如何經營的探討。
去年南部社大藉全促會定期召開「南部社大聯誼會」之便,以數個月的籌備期間辦理了「南部社大學員學習交流論壇」,廣泛而深入地交流了各社大學員在社大的學習意義,南部社大工作人員作為這個論壇的組織和參與者,從中獲得很大的工作啟發。去年學習論壇的辦理為南部各社大的互動創造了良好的協力默契,因此今年,盱衡社大辦學情境,決定針對社區分班的經營,發起辦理「2013社區大學社區分班經營工作坊」。雖僅是一天的工作坊,但整個工作坊組織的過程和結果,都有著值得書寫紀念之處。
工作坊的籌備會議,以大約每月一次的頻率召開,由南部各社大自由參與,歷經十個月終於組織出工作坊的具體內容,決定於10月6日於新化社大舉辦。由於是第一次辦理如此的社區分班經營工作坊,沒有前例可循,加以各校分班經營方式差異極大,因此在討論設計議程之初有難以著手的不踏實感,因此經評估後決定先行設計出一份社區分班概況表,裏頭包含了社區分班最初設立的動機、經營模式和發展歷程,以及目前所遭遇的困境等項目,請南部各社大先行填寫,在繳交率超過七成的情況下,再針對其中資料進行議程組織。另外,在人員參與上,設定社大工作人員和分班協力經營者為主要參與對象,最後設計出一份主要包含三個區塊的議程,即(一)案例分享(二)分組討論和報告(三)觀察員回饋。
在案例分享中,分別邀請了三個學區幅員廣大,但分班經營模式各異的屏南、屏北以及旗美社大,針對社區分班經營的目標、模式和困境等面向進行報告;接著是兩個延續第一部分的案例分享的分組討論,請參與者就理想的社大社區分班模式,及其想要達成的目標,和社區分班的經營,需要的工作能力與培養方式進行討論和報告;最後,我們邀請兩位參與整天,對社大社區經營熟悉,但並非南部社大成員的工作夥伴,即羅東社大的吳國維校長和全促會的楊志彬秘書長,就其整天參與工作坊,對工作坊的進行過程、參與者的報告和討論,進行意見回饋。這樣的議程設計和辦理方式,包含先行調查再設計議程,以及安排觀察員對整場的工作坊進行回饋,而非單一的報告進行與談,在社大相關工作坊的辦理,可能是第一次的嘗試。
此次工作坊的辦理,一方面承繼去年南部社大學員學習交流論壇的精神與默契,由南部社大自行發起,辦理費用則由各社大平均分攤,而非來自特定計畫支持,具有社大自主發展和交流分享的積極精神。同時探討的主題「社區分班的經營」,是一個普遍存在卻尚未受到關注的社大發展議題,我們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引發將來更多關於此一面向的關注,從中整理出社區分班經營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