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意識:社大如何與進步價值扣連
以「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為核心理念,以「深化民主、發展新文化」作為實踐目標回應社會病灶的社區大學,經歷二十餘年的發展,究竟在這樣的核心價值上,達成了什麼?改變了什麼?
尤其是,當台灣社會不斷前進,社區大學如何和進步價值與時俱進、相互扣連?如何破除社大只是「老人學校」的刻板印象(代表被貼上保守、跟不上時代的標籤),創造與年輕世代接軌的平台?又如何破除社大只是「才藝補習班」的誤解(純休閒、逸樂,缺乏公共性),開展與當前最新議題對話的空間?
例如,像轉型正義這樣高度政治性的議題,社區大學應該如何切入呢?在永和社大,我們曾經舉辦單場公共論壇或選擇相關電影進行放映,卻感覺蜻蜓點水、無法深入......那麼,到底這類議題在社大,可以如何發展?有長期經營的可能性嗎?我們將以永和社大「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的社群為例,進行分析與分享。
緣起──社大累積的基礎+專業網絡
2018年,「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成立,卻很快爆發「東廠」風暴*1,一時之間,原本推動即已困難重重的轉型正義議題,頓時雪上加霜。尤其最大的威權象徵「中正紀念堂」,更成為政治角力的戰場,在辦理願景工作坊時,遭受「愛國同心會」鬧場,使得對話橫遭蘄斷。
作為「催生公民社會」的社大,我們可以做什麼?
轉型正義,是站在普世的人權價值上,針對獨裁體制政治壓迫所進行的修復工作,是一個民主鞏固的過程;經歷38年的長期戒嚴,何謂民主、何謂自由,乍看不證自明,但其實是台灣社會極待補課、失落的一環──我們深深覺得,解構威權統治歷史,是重新思考公民與國家角色、是民主深化的必要工程。
自創校以來,永和社大陸陸續續有十多位講師,開過高達40門以上與台灣史、台灣近現代史相關的課程*2,也算是為歷史補課努力,但多隨著講師不同的生涯發展停開課程便宣告結束,這個議題因此沒能在社大長期發展、長期影響。
2019年,曾在永和開設「來聽島史人物的生命之歌」的瓊華老師*3,感受到轉型正義議題需要民間力量的推動,選擇從促轉會離職,號召她各路朋友討論如何從民間著力,她初步構想是舉辦中正紀念堂和週邊不義遺址扣連的導覽活動。而我,以在社大20年的經驗,直覺唯有組織社群才能持續運作,因此腦中浮現:一是以延續性的精采課程,吸引對相關主題感興趣的朋友;二是將課程和實踐行動相互結合,培訓成員成為共同工作的夥伴。
因為有瓊華的專業網絡,加上她在相關領域找來許多支援*4,第一期課程很快地安排出來(見附件1);透過促轉會的協助,也向中正紀念堂租借場地,完成整個招生的前置作業、時程規劃。
第一年,工作小組成形
課程規劃鎖定以培訓「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導覽員作為主軸。會以「中正紀念堂」作為推動轉型正義的焦點,原因是它座落在台北市的精華區,每年有近500-600萬國內外遊客參訪,等於是台灣面向國際的窗口,照理應展示台灣重要的民主普世價值。然而,這個空間、建築與陳設,至今仍然充斥著戒嚴時期黨國不分的符碼以及對蔣介石個人的威權崇拜。而其歷史──清領時期是練兵場、日治是兵營,戰後初期則是陸軍司令部與聯勤司令部的所在地,都與統治威權發展環環相扣;轉變成「中正紀念堂」的過程更是直接無視公開徵圖評選過程與結果,由宋美齡一人定案。但是,這一切,完全被隱去、少被提及。我們只會看見每到整點時間,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爭相圍觀「守衛」蔣介石銅像的三軍儀隊交接,並與獨裁強人巨大銅像開心自拍合影,實在是對台灣民主極端諷刺。解構「中正紀念堂」的威權象徵,正是轉型正義的起點。
如同過往社大開課經驗,當推出的課程內容專業豐富,加上適當的宣傳,果然吸引眾多學員報名,有媽媽、中學老師、自學工作者、退休人士,還有不少年輕朋友。令人驚奇的是,居然有人遠從苗栗、桃園前來上課,顯現台灣社會仍存在對轉型正義充滿熱情的公民。
2019年,在燠熱的天氣中,我們一次又一次從「自由廣場」的牌樓,走踏在為了彰顯人民渺小、毫無遮蔭的「瞻仰大道」,爬上據說是代表蔣介石年齡的89階台階,再到戒備森嚴、交接時又擠滿亢奮觀光客的銅像大廳;一次又一次成員彼此聆聽導覽內容,細細給予建議回饋......優秀導覽班底終於成軍。這個關注轉型正義的隊伍,逐漸成形為同工共學的夥伴團體:瓊華作為課程召集,將台灣研究的各路菁英依序邀請前來授課;社大團隊*5(2-3人)負責招生及課程各種行政事務;幾位第一期的導覽員,除了接受外界的預約導覽,也同時成為後面幾期課程的帶組員。
經過第一期課程的摸索,我們抓到了課程的韻律節奏──每個週末整天的課程,強度太強,一個月一個週末的課程又太過鬆散、學習熱度會被稀釋;因此團隊檢討後,第二期起,課程週期調整為每個月兩次的頻率,每次上滿6小時。課程包含三個部份:一是轉型正義議題的專業培力:台灣政治檔案的最新研究、戒嚴時期的法律問題、轉型正義國外案例、政治受難者現身說法等主題,邀請各領域專業者,齊力重建台灣認同與史觀。二是工作坊,分組讓學員就不同世代的生命經驗對話,共同規劃歷史小旅行的路線與內容,導覽實務技巧及導覽演練......。三是實地的走讀中正紀念堂,從戶外空間到堂體內部空間,團隊一遍一遍的解讀、解構其中的威權符號、威權象徵(見附件第2-5期課程表)。
歷史小旅行,對外導覽就是實踐行動
2020年3月,「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開始公開對外導覽,以每個月一次的週期,正式上路。與許多博物館、藝文場館不同的是,我們想要導覽的、解說的內容,恰是「中正紀念堂」本身沒有說的故事,或是隱藏在背後的史實:例如佔地700坪的「永懷領袖文物展視室」六大展區,介紹蔣介石從崛起到流亡台灣一生的歷程,可說鉅細靡遺,卻是要建構蔣氏「武略文韜」「忠國親民」的威權強人形象──但,導覽員卻試圖在這些場所,講述二二八屠殺、白色恐怖與蔣介石的關連,甚至蔣介石曾透過「核覆」影響3,469筆政治案件,並違法經手970人死刑判決的事實真相,以還原蔣在歷史上的評價與定位。
眼見的事物與想傳達的內容是悖反的;整個園區成為首都景點的藝文休閒氛圍與轉型正義議題的嚴肅,也是矛盾的;這正是小旅行最挑戰之處,也是最有意義的地方!
每月一次的小旅行,是對外的公民教育,希望促使人們共同思考轉型正義、人權價值與台灣民主發展的課題;每月一次的小旅行,也是對內的培訓過程,新進學員會有機會聽到各別導覽員的不同風格、不同導覽重點,從中學習、組織自己的導覽內容,也思考轉型正義、民主自由與自身的關聯。
推進轉型正義議題
每一期課程結束,我們會邀請特別投入的學員加入工作小組,工作小組運作模式因此逐漸周全:每次課後,工作小組會匯整當日課程效益,分享彼此心得與參與成員狀況,同時確認下一回課程的進行細節與工作。各種行政工作慢慢地由社大工作人員分工到其他成員──包括報到、訂便當、課堂側記、轉發臉書等,除了帶組討論,工作坊也逐漸由成員分別認領,規劃設計內容及帶領工作坊的進行。
第二年,我們不滿意「中正紀念堂」館方去政治化的官方摺頁,決定編寫自己的導覽摺頁,由夥伴們主責認領,經過數個月的書寫校對編輯,終於完成民間版的《你所不知道的中正紀念堂》導覽摺頁,接著下來又繼續翻譯成日文版、英語版摺頁,很快不同國家的語言版本就能編印完成。
除了培訓導覽員、舉辦小旅行、出版摺頁,針對「中正紀念堂」的轉型目標,經由中研院戴麗娟老師提出構想,我們具體提案《台灣威權政治國際研究中心暨博物館》,主張威權政治這一頁不能輕易翻過,應該成為「歷史之刺」,必須深入以普世人權價值的視角進行威權政治研究,並連結國際威權政治研究的學界和民間進步力量,定期將研究成果以佈展形式實踐公眾教育,期盼「中正紀念堂」未來的轉型,是一個能與國際連結、對威權政治深度反省、具意義高度與視野的空間,一個能彰顯普世的、身為人的獨特價值的所在。
針對這個轉型目標,我們也展開遊說工作,邀請民意代表、官員、政治受難者、學者一起走讀,希望能推促轉型方案的進行;透過立委質詢*6,我們爭取到將每月一次的歷史小旅行並列在中正紀念堂官方網站,提供不同角度的導覽內容,期待由下而上翻攪底層的公民意識,讓轉型正義及民主價值可以深植民間。
歷史補課的必要
從構想芻形到規劃課程、組織社群,我一直參與在歷史小旅行的團隊中,有許多感觸。
首先,我深深體認到台灣人民歷史知識的匱乏。歷史是人們對於自身、鄉土、國族、世界的座標,牽涉到身份認同、社會整體發展的認知、對世界的觀點展望......。作為五年級生,我們被灌輸的是封建的、大中國的黨國教育,對於腳踩的土地認識反倒陌生疏遠。多數人就帶著體制學校習得的黨國思維進入社會,若沒有機會接觸台灣民主化之後的歷史研究,不去反省黨國威權教育的框限遺毒,對於台灣的認知必定是割裂、矛盾的。這也是台灣社會至今嚴重分裂的原因。我自己大學之後、研究所時期終於補了一點本土發展的歷史,但在歷史小旅行每次課堂中,仍然慚愧自己對這塊土地歷史的無知與貧乏!也深切覺得,這樣的歷史補課,應該成為每個台灣公民的必修課!
哲學家兼作家GeorgeSantayana說過:那些不能銘記過去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轉型正義議題屬性具爭議性、政治性、小眾,但對民主社會發展卻是重要的功課。尤其因為台灣歷史知識長期的斷裂,使得人們對歷史的認知並非基於「事實」,而是過往為黨國服務的「內宣」;目前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歷史檔案不斷地被挖掘整理出來,這門知識不斷更新,更需要有機會讓公民認識與思考,社區大學也有社會責任推動這樣的知識文化運動。這使得歷史小旅行的社群格外有強烈的「意義感」。
社群動力:意義感引動學習熱情
在強烈的意義感之下,夥伴的學習熱情彼此感染,令人動容。
美娥是來自桃園的國中歷史老師,不只是小旅行的課程用心用力,任何地方有相關的講座、課程、研討會,她幾乎每役必與,她說:「在年過半百後,仍能持續更新、研究台灣史,並且能以自己的專業解說導覽民眾所不知道的台灣史,實在是件驕傲自豪的事。」
蕾蕾是來自苗栗的三個孩子的媽媽,每次課程都要提前好幾個小時出門,但從2019年仍持續至今;對於每次的導覽解說,她字字斟酌,精準到找不到任何贅字;第一次在館內蔣介石辦公室蠟像前聽蕾蕾講述黃溫恭無法送達的遺書*7時,讓我忍不住淚流滿面。她表示:「課程不只有知識、使人有更多了解而已,還有能去做、去執行、實踐的機會,對於想參與公共事務的一般民眾來說,是很棒的機會!這整個歷程對我很重要啊......」。
自學爸爸小巫,帶著不同年齡的自學小孩,從3歲到10幾歲,走讀這個場所、解釋這段歷史,讓人讚歎。他回饋:「一開始就知道不是導遊行程,而是歷史之旅,只是沒想到,內容是這麼的多、廣、深、入......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沒聽過、不清楚的,會讓人有一種『啊,怎麼會是這樣呢?』『原來還有這樣的內幕』『怎麼跟以前老師講的相反呢』......的感覺。就這樣跟著心裡的好奇、想了解,一路就繼續參加,已經到了第三年了,甚至連當時八年級的孩子我都一起帶過來參加。」
而智傑原本是工程師,一頭栽入在台灣歷史的導覽解說中,最後辭去原有的工作,成為人博館專業導覽員。
社群夥伴的動力是相互連動的,相互加乘的──雖然原本大家多非專業的歷史工作者,但卻開始投入台灣當代歷史的探究中。
實踐行動,深化學習
「歷史小旅行」社群雖然很小,但是實踐的行動動能卻超乎我的想像──每月一次公開對外的導覽,出版轉型正義版本的導覽摺頁,爭取成為「中正紀念堂」官網並列的導覽行程,提出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的芻議......。雖然力量薄弱、有限,但仍感受民間力量推著議題向前的鼓舞,這樣的實踐行動,讓夥伴與我自己都有著滿滿的動能,感受到社區大學可以施力發揮的空間可寬可廣,也感受到自己可以貢獻一份力量投身深耕民主,形成台灣新文化的過程中。
這樣實踐的學習社群,也因為實踐行動的需求,使得課程的知識層面也更加深刻、深入,讓我自己也感受到學習視野的延伸拓展。或許就如黃武雄(2021:282)提及的社區大學怎麼發展新文化:「經線為『參與』,讓人參與公共事務,參與公共決策,緯線則為『學習與思辨』,讓人重新認識世界,思辨人存在的價值。參與使人激發再學習的動機,啟動價值的思辨......參與及學習,兩者相互辯證的機制,將激盪出新文化的活力。」(如圖示)
就「歷史小旅行」的學習社群來說,轉型正義議題本身就具有公共性,而參與的學員多是為瞭解相關議題而來;因為議題的「意義感」加深了成員的熱情,相互感染;也因議題推動的進展受到鼓舞;在對外導覽的參與實踐過程中,大家會感到專業知識的不足,感到歷史知識的匱乏,因此,更加努力不斷的學習與思辨──甚至接連幾位導覽員都申請進修台灣歷史與文化相關研究所,顯現出因實踐而來的對學習的熱望。而每期用心費力安排的專業課程,在思考台灣民主發展課題上,師資都是一時之選,總是為學員帶來無限的啟發,也讓這個學習與思辨的過程,閃耀著知性的亮光。
挫折與困境
永和社大身處新北永和,是意識形態相對保守的地區,在推動轉型正義這樣高度政治性的議題,阻力甚大。當歷史小旅行的招生訊息在社大臉書發佈時,很快就出現批評,質疑是「民進黨的地方黨校」、「社區大學不應該這麼政治化」;招生情況也發現,原本的社大學員相對少數,每期可能只有2-3人,且往往沒法持續。這代表永和社大學員確實有「去政治化」的傾向,若要對社大學員結構產生更多的影響,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更令人難過的是,在教育部訪視社大時,有評鑑委員對於我們推動這個議題深表不以為然,或許委員認為社大就應該聚焦在地,但是,這卻窄化了「公共」的領域與意義,全國性的議題、甚至全球性的議題,社區大學作為一個在地的公民學校,事實上都不應該缺席。
另外,也因為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具高度爭議性,進行課程與導覽都易遭遇反挫。曾經在課程進行時,一群「藍天」、「愛國同心會」(為具暴力傾向的促統團體)成員衝入教室叫囂,讓學員驚嚇與憤怒;也曾經在導覽員解說時,有人專門前來挑釁、雞蛋裏挑骨頭,造成導覽的困擾。而隨著中正紀念堂轉型呼籲不斷浮上枱面,也代表推動這個工作會遭遇更多的挑戰;一方面這代表著人民對轉型正義的熱切期待,一方面也代表著可能升高的對立與衝突;而這卻是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如果缺乏對台灣歷史共同理解認識的基礎,就永遠無法產生理性的對話或共識,也就持續的產生矛盾與撕裂。
也因此,我們要面對的,是龐大的去政治化的主流價值,是不斷反挫的威權與反民主的力量──然而,消除威權這條路沒有捷徑,必須把握每一個機會,透過知識傳播、理性思辨,一步一腳印地推動人權價值,創造世代接軌對話的平台,健全台灣公民社會的政治體質。
將非裔美國人、少數族群及女性遭受歧視壓迫過程,書寫入美國史《真理的史詩》中的GillLepore,透過重構歷史的過程,重新探問美國「人人生而平等,不可剝奪的生命權、自由權、追求幸福」這些「不言而喻」的真理與價值,她說:過去是一份遺產、禮物,以及負擔,我們無從逃避,你到哪都帶著它。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去認識你的過去(2020:P38)。我們期盼能持續走在這條探問真理的道路上,催化各種可能,畢竟,深化民主、催生公民社會,是社區大學不可忘卻的重要價值。
參考資料:
《學校在窗外潮本》黃武雄,左岸文化,2021。
《真理的史詩:從創建殖民地到獨立戰爭,從解放黑奴到民粹雲起,一段歷經五百年驗證、淬鍊的美國全史》吉兒.萊波爾(GillLepore),馬可孛羅,2020。
*1促轉會成立於2018年5月31日,9月11日媒體即爆出,內部會議提及「除垢」時,把矛頭指向國民黨新北市市長候選人侯友宜,自比「東廠」,此事引起極大政治風波,造成副主委張天欽及主委黃煌雄先後辭職,也使得轉型正義被扭曲為政治報復。
*2如知名台灣史研究者,國立故宮博物院吳密察院長、戴寶村教授均於永和社大開過相關課程。
*3瓊華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法國巴黎第七(狄德羅)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研究所歷史學博士。
*4包括陳文成基金會的執行長張龍僑、人權教師翁麗淑老師、二二八紀念館的資深導覽員許明雄、吳彬如、鄭麗真等。
*5特別感謝兩位認真的夥伴于涵、新雨,無數個週末共同工作。
*6立委范雲2020/10/28針對中正紀念堂文物展覽僅有歌功頌德觀點提出質詢。https://pse.is/3p242l
*7黃溫恭生於1920年,因涉及省工委會燕巢支部案遭判處15年徒刑。卻遭蔣介石手諭改批死刑。1953年在馬場町槍決。他留下五封遺書給家屬,並希望自己的遺體交台大醫學院研究之用。但遺書並未交給家屬,遺體無人收屍,葬在台北市六張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