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社大教與學的共同體 ─給台北市社大教師夥伴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監事吳茂成
社區是社大最棒的文化學習場域,也是最近便的學習資源,身為社大教育工作者,不了解社區的困境,一如企業不懂市場。
我們先向內探究何謂大學?大學「University」一詞的原義是教師與學生為確保學術研究自由的結社組織,從地方社區發展到城市都會,就台灣來說,社區教育起於社學、大廟的私塾學堂。就學校特色而言,一所大學最被看重的就是學風、教學社群及設備資源,就社大來說也是如此,因此,身為社大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珍惜、維護社大「知識解放,營造公民社會」的學風,那是台灣社區大學的特色風格,也是吾輩社大教育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社大學風由教學社群倡議與實踐而成,從今日台灣社大發展經驗來看,即是「知識解放、公共參與、生命增能」三大教學風格,這是社區特色資源與教學規劃的核心觀念。
就學科專業而言,要做到「知識解放」的理想挑戰在於實踐,要在生活中,起著實際的作用,促進反思,在學習中創作發明。這種作用,一是改變生活,二是改變觀念,三是創造生產,例如,以公民寫作教學目標來說,學員要能夠勇於書寫、自在的書寫,能夠從書寫中轉念,破除成見迷思,發現生活與世界的結構關係,進而為人群、為文化、為土地而書寫,寫出令人感動,引人深思的作品。
就培養公民意識、營造公民社會的社大理想來探究,學科專業必須回應「教室」、「社區」、「社會」的呼喚,從學校而言,社大的誕生與存在,離不開社團、社區與社會,一如我們的生活無法離境而存。我們必須務實去面對這三個空間的可能與限制,才能為學習者打開經驗,發展其抽象思維,才能發現教與學的共同體。
簡言之,教室與社團是教與學最親密的空間,社區是教學的開放教室,最佳的文化學習、戶外教學場域,社會是學科專業社群競合、生活技術制度的變革創新之域。
這三個空間的經營,也就是社大教與學的共同體的經營,考驗著教師及學生的公共參與、生命增能的能力。
在教室、社團之中,師生之間的教學情感,如何避免侍從、霸權關係,進到信任與學習、開發潛能、創造價值願景的對話學習,這是教師必須要學習的能力,從班級是一個小社會來看,這是教學規劃與社區連結的開始,因為,一位教學者要教給學生的,不只是文化資本,更重要的是社會資本,才能達到增權賦能的公共參與,生命增能的教學;因為,做為社大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就,乃是協助學生成為有力量的知識、藝術、社會、環保工作者…乃至成為社大教師,而不是眩耀自己的知識技能。
以公民寫作為例,我們進行地方小吃的採訪報導,從議題的選定,進而探討社區發展問題與特色;從採訪關係的建立,打開學員的生活視野與人際關係;從採訪編輯到發行同仁刊物,厚實學習者的實踐、生產能力;從刊物的發行與議題的倡議,喚起在地公眾對公共的重視。
有人說,都會區沒有社區,社區只存在傳統的村落中,真的是如此嗎?事實上都會區的大樓社區,有基本的社區法令規範,也有社區基金可以運作,較欠缺的是社區共同體的情感。社區共同體的情感凝聚,別無他法,在於「參與」,才能創造社區文化,因此,透過公共議題的倡議、小型的公共活動參與,才能一步一步去累積社區情感,形成大樓社區生活圈,否則,我們很容易成為都市的貴族遊民,公寓大廈只是另一個將自己與人、與鄰居隔離的象牙塔、圍樓。
就傳統村落生活經驗來說,台灣有村有廟,大廟是在地學習、社會參與、信仰中心,村落是有信仰文化力量的生活場域,村民從搖籃到墳墓,都與大廟有關。從傳統的三合院來看,「家」也是有神之域,有心靈力量的空間,住在老家有祖先、神靈相伴,而不是過客之所,面對高齡化社會,首要即是給老人家有神、有心靈力量的住宅之所,簡言之,在地學習,乃是在地老化的最佳之途。
村落,在老一輩鄉親的記憶中,即是文化學習,默會知識的養成之所,文化就在村落生活中傳承,在其人生跌倒之際,家鄉的文化學習記憶與價值,往往是人生奮鬥再起的支持力量,陪伴受傷孤寂心靈,走過生命幽谷的亮光!
我們比較新舊社區的差異,回到台北都會區的社大學區而論,學科專業如何走進大樓社區,就不只是單向的社區服務或回饋的想像,而是在地理解與在地認同之路的開始,而是學科價值的創新與實踐,讓學科的知識技能力量,可以改善生活,創造幸福,修補都會斷裂的人際關係。
給台北市的社大教師夥伴們,莫忘社區大學乃是教與學的結社之域,結社為的是捍衛學術的良知良能,教學若是能夠扣緊教室、社區、社會三個空間的發展脈動,那麼,教學的世界觀、學習的可能性,就會隨著我們走進生活、探究知識技能、參與公共的過程,不斷的被打開。
那麼,社區大學的「知識解放、公共參與、生命增能」的教學,就有可能成為台灣文藝復興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