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大與十二年國教──議題沙龍高雄場:社大與體制學校的觀點對話
文:張喻晴
自去年八月起,全促會與全台十所種子社大啟動《社大與十二年國教計畫》。縱然各地夥伴皆依據在地脈絡與體制學校創造合作可能,然從上往下看這百條縱橫雜錯的社大路徑,仍然有三條路徑被走的愈加明朗清晰:包含「12年國教相關之共學社群」、「進入體制內之學習型態」、「創造具有社區精神的12年國教內容」,而這三種主要協力模式若能藉此刻──即將迎來第二年計畫、新種子社大夥伴的時間破口梳理清楚,除作為眾種子社大之成長斷面紀錄,更存在為未來有意透入的夥伴前瞻、導引之功能,深具價值。
承以上思考,全促會於2019年05月30日來到高雄第一社大,舉行一場名為「社大進入體制學校課程之方法論」的議題沙龍,除邀請永和、第一社大夥伴分享在地實踐經驗之外,也找到在地體制學校觀點──鼓山高中莊福泰校長、鳳山區忠孝國小唐偉成校長針對社大經驗提供指引,更有文山、后豐、鳳山、二林社大團隊參與談話,使得該場討論因多重視角之交疊而觸發新的領會。
簡報過程,張金玉校長、張素真副主任皆不約而同回溯時光上游,在計畫啟動前,第一社大已累積一長列與體制學校接觸的經歷,永和社大雖佇立在地已二十年,合作經驗則較顯零星,然兩校皆透過參與計畫得到一盤點自身網絡資源的契機。調整步伐後,兩隊夥伴各以地方學/環境生態/藝術、雙和瓦磘溝作為課程骨架,依照合作學校需求打造共備、共學內容,同時兩位分享人也點出今日產出雖豐沛,然而途中卻也曾因學校集體的觀望態度、與老師共備時間難協調、小朋友上課寫作業等因素感到無力。
為此,莊福泰校長點出「文化改變的進程一定很慢,不太可能指令一下,全國就會一刻改變。」十二年國教是一場教育變革,亦也是一場扭轉過往教/學慣性的文化變革,其所提倡之跨校/領域教學、本於地方之教材資源、釋出公眾參與教育之空間,對於圍牆外的公民團體固然再樂見不過,對於體制教育內的老師、孩子而言,卻也可能是一掙扎的轉骨過程,因此當有熱情團隊欲與學校共夥協作時,學校端仍可能為維持課程穩定度、校園安全、資源非學生所需而觀望卻步。因此,兩位校長亦建議夥伴,需先行理解過往高國中小教育現場慣性以及其即將於新課綱面臨的改變,再開始與在地學校談連結,也期待社大夥伴能夠以「陪伴者」角色進入校園,建立雙方永續關係。
在過去,社大夥伴們時常交換自身實踐經驗,反省社大進入體制校園,需調整過去自身面向成人的教學方法,然而他者於地方的成功經驗,需要地方的天時地利人和,變項何其多,經驗難以置換。透過當日兩位與會校長指引「由以合作對象本體處境設想」,新的觀點得以補齊,期待社大夥伴能夠藉此新觸發陪伴地方學校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