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城市系列】智庫沙龍
【第三場】 食農城市的社會網絡—綠色小農產銷系統
時間:105/6/03(五) 19:00-21:00 (2小時)
主持人:謝昇佑 講師(菜市長創辦人)
內容:
「好食機農食整合」由謝昇佑、余馥君在2012年創立,他們與永和社大合作推出「買菜學堂」系列課程、小農市集,獲得社大學員的熱情參與;很高興能邀請到這位「菜市長」,分享他們團隊建置食農產銷平台的經驗。
為何創辦「好時機」?
謝昇佑說,從2012年創業到現在,他們將公司定位為「專業小生產者的通路」。由於大生產者較小生產者穩定,且台灣的農業生產單位主要以小農為主,所以為小生產者設計通路,便是值得探討的議題。他在創業之前,多是參加環境、農業議題相關的社會運動。之所以打算創業,是因為登記企業比成立協會容易得多。而NGO與企業實際上也有諸多不同,一個企業必須將理念體現出來,否則就難以繼續經營,第一步,在現實上求解範圍裡找最佳解、第二步,擴大求解範圍。而NGO在開始時便講求最高的理想,跟實際經營不同。
一般人對社會企業的定義是:欲解決社會問題,並將盈餘用於要解決的問題上。而他認為,社會企業應追求全體社會的利益最大化,且將重點放在盈餘的生產過程,而非結果;因為一般企業在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便將成本外部化,不僅沒有創造社會團結,有時甚至會破壞既有的社會關係。而社會企業則是要追求與所有利害關係人、環境共善共好的利益。因此,適合小農的通路型態,只有「社區經濟」這條路可走。
台灣小農的困境
集約化飼養所排放的廢水、沼氣,以及過度使用化學肥料等,對環境的傷害頗大(最近禽流感的病毒變種也與此有關),這些行為造成的汙染,並不見得低於輕工業,所以鼓勵小農轉作友善環境的生產就是很重要的事情。然而,在進行中需要面對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理念與生計的衝突。小農也需要生活、要賺錢養家,一旦無法協助他們把作物賣出去的話,這條友善環境的道路可能就走不下去了。畢竟他們以農業為生,即便知道「灑農藥不好、有機比較好」,但為了讓種出來的水果能賣出好價,還是會選擇這麼做。
過去的農業主要是自給自足,也就是維生型經濟。但現今的農業生產,目的是要把東西「賣掉」,是將農產品變成商品,再以賺得的錢去消費其他日常生活所需。當生產的目的是要賣掉、賺錢,而錢又是能無限累積的時候,這就引導了生產者的思維,讓他們想盡辦法在單位面積中追求最大產量、降低生產成本。例如:人力能減少就減少,或選擇使用農藥,選擇對肥料有較高反應的品種等等,而事實上這樣做,會將許多的成本轉嫁到我們生活的環境裡。
「重新定義」商品與產銷角色
既然我們無法改變農民將食物當成商品的觀念,那就要重新定義「商品」。重新定義的方法,就是向農民推動食農教育,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所產生的外部成本,不僅會危害到自己,也會危害到下一代。而當消費者願意購買友善環境的商品時,生產者也就不需要再屈就於提高產量、低成本的生產方式。這是我們現階段能做到的事:重新定義商品,而不是改變經濟體制。
現代社會產銷分離的結構,短時間內並不容易改變,若要改變,甚至全面的國土重劃才可能達成。台灣的產銷現況是:在農鄉生產,運送到都市消費;地產地銷是很難做到的。產銷過程有很多的中間角色介入,例如:盤商、食品加工業者、驗證單位。這套社會分工系統同樣很難改變,最佳的解方就是重新定義中間人。在過去,中間人透過轉手買賣、壟斷貨物與資訊,來賺取差額利益;現在我們則須重新提出服務將生產者和消費者連接起來,讓兩端資訊更透明。
友善農業的發展
有機農業是在1960年代,由嬉皮(反對現代化、工業化)所推動的,目的是追求與環境共生。當有機農業體制反對資本主義時,卻同時也將敵人的優點轉化到自己的訴求中,例如大型的溫室栽種,就是一種工業化的有機生產方式;而現在許多有機農業的東西,也不一定出自友善生產,例如:果樹生產比較難達到有機,有些農民為了實行有機農業,會把果樹砍掉,改種有機蔬菜。問題是,在種植蔬菜之前,土壤需要先沙漠化、再翻土。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去研究如何降低果樹的用藥量、或是增加高價水果的市場競爭力,而非將樹砍掉來種菜。
若不在商品化的架構下來思考有機,只一味地訴求理念,很容易就會失敗。要想辦法在主流市場重新定義有機,儘可能的不要完全反對別人,要吸納別人的優點。也就是說,有機市場不能走得太孤僻。
傳統產銷體制的運作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59009/,對果菜批發市場結構有詳細介紹
農民生產完,需經過產地集貨,再運送到消費地集散貨,最後分售到各個零售通路才賣給消費者。它有以下幾點特性:
一、每個環節有很多種表現形式
例如:產地集貨可以是產銷班、產業盤商(有些農民會兼此角色),或著自產自銷。
二、消費地集散貨
貨物進入拍賣市場的管道有兩種,兩種方式都要先課稅。第一種是有拍賣流程的,約有20%的貨物由此管道。第二種是不經拍賣流程,直接交給行口,約占80%的比例。而有經拍賣流程的貨物,才會送檢驗。這整個過程裡雖有很多弊端,但它卻是許多人維繫生存的方式。拍賣市場的好處是:(一)每天能處理的貨物量很大。(二)運輸方面。傳統菜車的運費低,當日半夜兩點前便能運到台北。若改用黑貓宅急便的話,需隔一天才送到,且價格貴上許多。相較之下,農民會比較依賴菜車。
三、實力大的剝削實力小的
我們通常會覺得農民被剝削,但確切的說,應該是「實力大的剝削實力小的」。所謂實力大的,就是那些品質好、生產穩定等的。也有些農民自己就當起了產地盤商,所以並不是農民就等於弱勢。還有個例子:台灣生產高麗菜最穩定的就是南山部落合作社,夏天量很大,供貨穩定。有一次,他們原本跟台中的行口說好了,但後來高雄的行口願意加價,貨車馬上開往高雄。即使台中的行口氣炸了也無可奈何,這就是典型大欺小的案例。
學術上對小農的定義,是指家庭式農場,勞動力來自家庭,沒辦法另外雇用人力。但在實務上,我認為小農應是指那些生產技術、資金能力較差的人。很不幸的,在台灣的農業產銷結構下,小農最多、最弱勢,不僅難以加入產銷班,在收購上也難談到比較好的價格。而對於行口來說,與小農交易也是個困擾。因為小農貨源不穩且品質不一,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利潤,因此他們會藉壓低價格來打退小農。
如果問題只是盤商沒有良心,那就只要立法嚴懲不當剝削農戶的盤商即可。但我們遇到的問題並不只是這樣,主要的原因,是整個結構對小農的不友善。農會應該要組織小農成立產銷班,這樣才能在市場上發揮功能,但目前台灣的農會少有人發揮這樣的功能,對小農來說,農會只是個專門放款的信用機構而已。
新興產銷體制的問題
除了由果菜批發市場所串連的傳統產銷制度以外,現在也有許多農友正在嘗試新的產銷方式,然而,若是忽略整體結構帶來的困境,很容易便產生新的問題:
先從許多新農合作的黑貓宅急便談起。黑貓運送貨物的方式,也是要先集貨…等,換句話說,只是把傳統產銷體制的運送流程,轉為黑貓一手包辦。傳統產銷體制原本還能養活數種人,現在卻變成黑貓獨賺,以銷售水果為大宗的電子商務,也是同樣的道理。
再來,一般店商經營,以商品的最終售價來看,扣掉3至5成的店面經營成本、2成的運費,農民可得的,約是末端定價的3至5成。而傳統的產銷來看,農民平均可得到3成。由此來看,與店商合作的農民能拿到5成,似乎是比較好的模式。但事實上,要跟店商配合,農民須做許多的前置作業,小心翼翼的包裝,有時候還得處理客訴。表面上雖然多出了一些利潤,無形中,卻要負擔更多風險與成本。跟店商合作的好處是,可以藉此打出知名度,這也導致現在許多農品牌都在做故事行銷,而這不是好的現象。故事只是遮掩事實,反而會造成資訊不透明。
小生產者通路的理想樣貌
我們不能再依靠資訊、通路的壟斷來賺取利潤,而是要協助資訊流通,在生產者和消費者間成立一個共同面對、解決問題的社群,並透過買賣來組織這個社群。每個社區都有一個共同購買的平台,這個模式是修正主婦聯盟的行動而來。每個社區都有「社區菜市場」讓生產與消費兩端,能在菜市場中交流,這是最大的重點。
台灣現在有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稽核、抽測難以落實。雖有嚴格的規定,管理卻很鬆散。生產者與消費者間,也缺乏足夠的信任機制。真正的信任,是藉人跟人的互動來讓資訊透明。驗證有驗證的好處,但是不能仰賴驗證來建立信任。
我們應誠實告知消費者小農的狀況,將所有的資訊揭露出來。包括使用的農藥、肥料等等。同時訂定一些標準,讓小農根據標準慢慢改變。也要讓消費者知道小農遇到的困難,進而支持農民改變、以購買友善農業的產品來支持他們,這就是一個好的小農通路該做的事。
我做這些,是以共同購買的模式來推動一個參與式共保系統。台灣常常仿效其他國家的制度,卻沒有落實這些制度的環境,例如所謂的「第三方驗證」,需要先有足夠公正基礎的第三方,而這種信任基礎,是靠良好的社會互動累積而成的,而不是由政府指派出來的。參與式共保系統便可以去彌補第三方驗證的不足,也是第三方驗證的基礎。
社會型企業通常都會忽略管理的重要性,造成悲劇。因此,管理制度的設計就很重要。不能因為同情小農,不論作物的好壞都全盤接受。該做的就要做好,並建立評鑑制度,還要培力小農的技術與專業。